坚持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原则,加快产业集聚式发展,促进高技术产业向基地(园区)集中,抓好一线和沿海地区高技术产业隆起带的建设。加快推进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园区的建设,加速形成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优化区域布局。大力推动一线地区产业带率先做强。发挥石家庄、保定、廊坊等市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高、技术创新能力强、中心城市地位突出等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京津地区的技术和产业转移,实现与京津的优势互补和产业对接。重点建设华为北方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培育发展天威英利、华北制药等一批高技术龙头企业,加速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支撑的高技术产业群。
积极打造沿海高技术产业隆起带。以加快沿海发展为契机,发挥现有基础工业、制造业、大专院校与科研机构和沿海区位优势,加强对外战略合作。以新材料、信息、生物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一批国家和省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促进产业快速成长。秦皇岛市要把高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大力提高其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加快电子玻璃、燕山大学亚稳材料产业化和富士康科技集团合作项目的实施,成为沿海高技术产业隆起带的重要支撑。推动唐山、沧州等老工业基地的优化、升级,加快培育高技术产业增长点。
着力实现南北两厢高技术产业的重点突破。结合地区特点和资源优势,加强邯郸、承德等地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工业优势,加大技术、人才、项目引进力度,发展和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产业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注重产业技术创新,加快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
(二)产业基地建设。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带动作用,重点建设石家庄国家生物、保定新能源和能源设备等六大高技术产业基地,培育发展邯郸新材料、承德仪器仪表等有成长性的产业基地,形成一批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
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围绕原料药规模化、新药产业化、中药现代化,重点发展疗效确切、量大面广的创新药,积极引进国外专利药物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产品延伸和技术升级,形成较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和产业配套能力,全面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生物制造和生物质能,力争形成以生物医药为主体,生物制造、生物质能为辅的产业格局,成为国内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900亿元。
保定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以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产业为核心,完善太阳能设备制造产业和风能设备制造产业链,积极发展燃料电池等相关的新型储能产业和高效节能设备产业,推动生物能源制造装备、输变电设备和电力控制软件产业发展,以信息技术带动提升能源设备制造业,形成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制造群,成为我国新能源与能源设备制造产业化重点生产基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廊坊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充分利用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加快招商引资,鼓励、引导建设面向京津配套、加工的信息产品制造基地。重点发展通信网络产品、电子专用设备及材料、平板显示、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各种部件和板卡、新型元器件等,成为国内北方重要的信息产品制造中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
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加快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在优势领域实现突破。在石家庄、保定、宁晋、宣化、廊坊、秦皇岛等地,重点发展以重掺硅、锗硅混合单晶、单晶抛光片和外延片为主的集成电路和器件级半导体材料产业链,以多晶硅、单晶硅为主的太阳能级半导体材料产业链,以砷化镓、蓝宝石、外延、芯片、封装为主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