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存放于转制后的企业中。主要是整体出售的企业,如咀香园、美怡乐、钢管厂等,档案由改制后的新企业保管、利用。
4、转制企业职工档案实行分类托管。干部身份的移交到人才交流中心托管,工人身份的移交到劳动局属下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托管,死亡人员档案移交到市档案馆保管。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1、档案散失情况严重。在企业转制过程中,关系到财务、物业的档案,企业领导一般都能予以重视,但对党群行政管理,生产经营技术管理,以及反映企业历史沿革、荣誉、产品生产等方面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企业转制过程中没有及时收集,或在档案搬迁过程中监管不力,造成部分档案散失。
2、档案管理不规范。就调查的情况来看,除公用事业集团公司对集中存放的会计档案进行了初步整理、排序,有目录清册外,其余转制公有企业的档案均没有鉴定保管期限,更无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难于有效利用。
3、档案保管条件差,危及档案安全。档案安全保管所要求的防盗、防潮、防高温、防虫、防尘等七防措施都未能按规定落实,部分转制企业特别是关停关闭的企业,档案在仓库随意堆放、灰尘满布,个别关停企业档案室因无人管理,严重危及档案的安全。而随着转制企业留守人员的逐步“撤退”,这部分档案的安全问题将日益严峻。
4、职工档案在分类托管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第一,市职介中心库房容量不足。自2003年以来,劳动局属下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因为库房容量的限制,再也没有接收。第二,托管费用的支出存在一定困难。按规定职工档案移交市人才交流中心或市职介中心托管,每年均需由个人支付一定费用,但部分职工不愿支付,转制后的企业亦不愿支付,其档案只好“沉淀”于原企业,造成利用的不便,其安全亦难以保证。
5、转制公有企业档案处置费用和人员严重不足。2002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转发市档案局、公有企业管理局关于转制公有企业档案管理情况报告的通知》(中府办〔2002〕94号),通知表明,转制公有企业档案处置所需费用由市属公有企业资产营运机构支付。但由于种种原因,有关资金和人员无法到位,致使档案的整理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或进展缓慢。目前,市公用事业集团公司、兴中集团公司只安排了2-3名的“留守”人员整理档案(主要是整理职工档案),但按现有的档案数量(据统计现存于公用事业集团的职工档案有9000多宗,另有2000多宗亦需于近期收集;现存于兴中集团的职工档案由12000多宗),人力显然不足,档案的规范整理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