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传统建筑建造工艺水平
(1)是指名镇(村)在经典营造法式、精湛的建造技艺或民族特色传统建造技术方面的基本状况。按照建造工艺独特、细部装饰精美以及建造工艺、细部装饰水平一般分为两类。
(2)资料填报:注明传统建筑建造工艺的精美程度,提供能说明传统建筑建造工艺水平的文字简介及现状照片。
8、拥有体现村镇特色、典型特征古迹的数量
(1)是指能体现村镇特色、具有典型特征,一般不直接用于人们居住生活的历史构筑物数量。本项指标与第6项指标的差异在于是否直接用于居住生活。
(2)资料填报:注明每一处古迹名称、建造年代、建筑面积、保存状况等相关信息,以名镇(村)保护规划的数据为准(标明对应的章节页码)。提供每一处古迹的文字简介、现状照片。
其中,城墙的保存完好程度,以城墙的长度保存状况为基准进行衡量,但城墙保存长度要具有连续性,出现明显断裂或部分坍塌的,评价分值要减半。
(六)历史街巷规模
历史街巷规模主要针对名镇(村)历史街巷的保存完整性和景观连续性作出评价,具体由拥有完整的、景观连续的历史街巷数量和长度两方面确定。
完整且景观连续的历史街巷:是指街巷两侧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形式风格基本协调一致,且历史传统建筑面积规模要占到街巷两侧建筑面积总规模的80%以上。
9、拥有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数量
本项指标反映名镇(村)历史街巷格局保存状况,完整且景观连续的历史街巷数量越多,则反映出名镇(村)传统格局保存较好,从侧面说明街巷两侧保存的历史传统建筑数量也较多。
10、拥有传统建筑景观连续的最长历史街区长度
本项指标反映名镇(村)有历史传统景观连续和丰富程度,以最长历史街区的长度来衡量。
9、10两项指标的资料填报:注明历史街巷的总条数,主要历史街巷的名称、长度,相交街道的名称,以名镇(村)保护规划的数据为准(标明章节页码)。提供主要历史街道的文字简介、现状照片。
历史街巷长度要按照完整且景观连续的标准计算,不能出现景观间断点,即不能出现与历史街巷主体建筑群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形式风格不相协调的新建筑;或是破坏已较为严重的原有历史建筑。
(七)核心区风貌完整性、空间格局特色及功能
核心区风貌完整性、空间格局特色及功能,反映了名镇(村)空间形态保存状况以及规划布局特色及功能,具体由聚落自然环境和谐度、空间格局及功能特色、核心区面积规模来确定。
11、聚落与自然环境和谐度
(1)本项指标反映村镇聚落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优美状况,按照聚落与自然环境和谐度优美、较完好、一般(有一定破坏)分为3个等级。
聚落与自然环境和谐度一般(有一定破坏),包括自然环境的完整性遭到一定破坏,或是环境质量下降,或是人工建筑物破坏了原有自然环境的和谐景观氛围。
(2)资料填报:注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程度,提供相应的文字简介和现状照片。
12、空间格局及功能特色
(1)本项指标反映聚落空间格局保存的完整程度以及在传统布局方面的功能和特色理论。指标包涵空间格局完整情况、空间布局的特殊功能、空间格局的特色理论三方面两个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