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预测,2007年春运期间我市将发送旅客783万人次,增长10%。其中公路运输768万人次,增长10%,水路运输15万人次,增长5%。预计省内跨市旅客发送量为190万人次,增长10%,加班车580辆次,包车160班次;跨省旅客发送量为48万人次,增长15%,加班车330班次,包车200班次;市内运输客运量530万人次,增长7%。春运期间我市公路运输企业将投入客车1939辆,58861个座位。水路投入运力客船5艘,1784个座位,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市32个横水渡共50艘渡船参加春运。
各镇区、各有关部门和运输企业要清醒认识、充分估计、积极应对,根据春运客源实际情况,科学安排运力,在总结以往春运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运输组织和应急疏运方案。各客运企业和站场要按照市场需求,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客流的特点制定运输方案,提前安排好车、船的运行和加班计划,保证有充足运力参与春运。按照市春运办制定的《中山市春运常备应急运力安排计划》要求,有应急任务的单位必须做到负责人、车辆、驾驶员、通讯落实,确保及时、快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发生,并于2007年1月22日前将《中山市春运常备应急运力联系通讯表》(附件2)报春运办。
三、落实责任、加强监管,确保运输安全
运输安全是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部门、各镇区和运输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强安全意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形成长效机制。要健全、完善旅客大量滞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聚众闹事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演练,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及时、有效地实施;要加强信息沟通,及时通报解决春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杜绝各类事故发生;要加强检查和监管,尤其对薄弱环节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一)建立和健全安全责任制。市春运领导小组与各镇区签订春运安全责任书,明确各镇区春运安全责任,各镇区与辖区内的客运企业、站场及企业内部也要按要求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各项春运安全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事故发生。春运期间实行重、特大事故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要按照“四不放过”的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各镇政府、区办事处组织公安、交通和安监等部门,在春运前对本辖区内的客运企业、客运站、旅游景点站场、码头、乡镇渡口,进行一次全面安全大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运输安全法律法规,落实安全责任制,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运输工具和设备一律不准投入春运。做好恶劣气候条件下的事故预防工作,制定突发情况下车辆通行及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三)交通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三把关一监督”的管理职责,严格道路运输企业、运输车辆、从业人员的准入管理。各客运站、运输企业要切实加强安全管理,春运前对投入营运的各类运输工具安全技术性能和消防救生设备进行一次彻底检查,及时排除隐患,确保运输工具技术状况良好。道路客运企业和客运站站场要严格执行《广东省客运班车报班安全例检办法》、《广东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等五项安全制度的规定,落实好车辆“回场必检,合格放行”制度。各客运站要严格按照客车客船的载客定额发售客票和实行出站例检制度,严禁车船超载出站(港)。所有客运站的停、发车区内应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吸烟和明火,严禁旅客随意出入,维护好客运站场秩序。各运输企业要加强对全体职工特别是参加春运的驾驶人员安全教育和管理,开展安全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职工、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各客运站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及化学危险品的查堵工作,组织专职人员对旅客寄托运和随身携带的行包进行认真检查。旅游局协调督促旅游企业抓好旅游运输管理,做好旅游景点停车场的安全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