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本学科领域内至少有一个以上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研究发展方向意义重大,在国际处于先进水平(或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能够对本学科的发展起较大的推动作用。
4、具有省内较先进的医疗、预防、科研基础设施条件,能独立承担本学科市级科研攻关项目,具有与省内先进水平接轨、交流、协同攻关的能力。
重点学科的申报,认定程序是:医疗卫生单位根据上述条件和要求对单位内重点学科进行综合论证评估,确定推荐科室,并填写《太原市卫生系统医学重点学科申报表》一式叁份,报送市卫生局科教处(有条件的单位可提供15分钟录相资料)。论证报告主要内容包括①学科基本概况;②现有学科人才队伍及梯队建设情况;③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④研究方向及发展目标。所报材料经审查后提交由市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依照《太原市医学重点学科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进行综合分析评定,提出意见,由市卫生局、市科技局认可、公布。
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重点学科建设领域包括:临床医学、预防保健医学、康复医学和基础医学等。各单位可先在内部确定一批实力较强,具有竞争力的学科,在加强调整、建设的基础上,择优推荐。
重点学科的申报、认定实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的形式。市卫生局对某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出总体目标和要求,市内同类学科可同时申报,互相竞争,优胜劣汰。不搞平衡,不搞终身制。
在评定重点学科的同时,市局将依照《太原市医学重点学科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对医疗卫生机构所挂设的中心、院、所进行重新审定、认可。
四、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是重点学科建设的关键之一。各有关单位要本着“重点学科重点建”的原则,把有限的财力集中到重点学科建设上去。重点学科建设的投资办法采取以单位投资为主,并争取多渠道筹资共同扶持的办法,可设立重点学科科研资金,专门用于科研课题攻关。各重点学科应创造条件积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有偿重大科学研究任务,以争取科研资金、增强自身活力、弥补经费不足。
重点学科建设的各项资金投入要单独建账,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资金使用应遵循“突出重点、保证必须、注重效益”的原则。
五、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