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机械、冶金、建材、纺织等行业和非煤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指南》的通知

  (三)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构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需要
  目前,不少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处于“安技部门管安全”、“安全员管安全”的状态,除了安全管理部门或安全员外,其它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或根本没有,导致执行力不够。因此,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明确企业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是构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
  (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的需要
  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工作标准,不仅有利于企业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也利于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强化日常监管,有效履行政府安全监管职责。

  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原则和方法
  (一)原则
  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应遵循三个原则,即系统化原则、安全性原则和可靠性原则。
  1、系统化原则:即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从人(管理者和操作者)、机(设备设施)、物(物品物料)、法(法规制度)、环(作业环境)等方面,对影响职业安全和健康的各个因素进行评价、调整和循环改进,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从而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而系统化管理就是依据管理学的原理,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包括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循环过程。
  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重要目的,就是使企业改变“安技科管安全”、“安全员管安全”的单一管理模式,以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就事论事工作方法,从而建立“分级管理、分线负责”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系统化管理。
  2、安全性原则:是指企业的设备设施、工具、材料等物件,都应达到“本质安全状态”,即各类物质应能依靠自身的安全设计和完善有效的防护装置,在发生机电故障或人为失误时,仍能保证操作者和设备设施的完好无损。
  通过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档案和资料,对现存的设备设施、工具、物料的安全技术状态进行评价;运用消除、预防、减弱、隔离、封闭、联锁、添设薄弱环节、加强、减少接触时间、合理布局、用自动代替手工等方法,对有缺陷的设备设施、工具、物料进行整改;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使其逐步提高本质安全程度。
  3、可靠性原则:就是要求在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时,做到可知、可信、可靠,动态与静态考评相结合。
  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情况,应根据相关标准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现场查验,才能得出是否可靠的结论;对设备设施的考评,除了进行静态验证外,还必须观察其运转状态,才能评判其是否符合可靠的要求。
  (二)方法
  1、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认真学习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相关标准和考核办法,制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明确本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
  2、参照国家和本市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办法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本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标准。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