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注重优化环境,打造海岛花园城市新形象
海岛花园城市是和谐社会的有形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具体体现。我们要用现代理念,不断推进城乡建设、生态建设、基础建设,创建我们的和美家园。
突出城市个性,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大岛建、小岛迁、陆岛连”战略,努力推进中心城区现代化、本岛城乡一体化、主要大岛城镇化进程。按照“规划统一、建设接轨、管理分级、权责明确”的原则,集中精力加快新城建设,完善定海、沈家门城区功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尽快使新城、定海、沈家门三组团形成联系紧密、各具特色的一体化中心城区。大力支持高亭、菜园两个县城及金塘、六横、衢山等万人以上经济大岛的集镇建设,提高城镇品位,增强集聚功能,走城乡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按照“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的目标要求,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全面推进新渔农村建设。切实增加“三农”投入,加快完善渔农村道路、供水、用电、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全面创建渔农村小康社区,力争舟山的新渔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加强生态建设,营造海岛绿色家园。全面组织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创建具有海洋生态和海岛特色的国家级生态城市。积极推进绿色生态舟山建设,5年投入2亿资金,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环保投入,加强对各类污染的综合治理,全面完成污染物减排目标。精心编制舟山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并保护建设一批生态小岛、生态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抓好国土开发与整治、河道整治与水域保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通过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促进市域生态环境向净化、绿化、美化和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的生态景观演变。
强化基础建设,全面推进登陆战略。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综合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全面实施路、水、电登陆战略,切实提高要素供给能力。争取2008年基本建成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二期,启动建设岱山?舟山本岛、六横?宁波连岛工程,抓紧实施本岛北部疏港公路等一批交通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海岛交通条件。坚持本地水资源开发、大陆引水和海水淡化并重,着力抓好大陆引水二期、本岛北部输水、中小岛屿海水淡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和渔农村饮用水工程等一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钓梁等重要区域围垦工程,争取5年内围垦成陆10万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完成舟山电厂二期扩建和220KV舟山与大陆联网工程,加快建设舟山220KV电网主框架,积极推进六横煤电一体化、岱山风电等项目。
(四)注重统筹协调,争创海岛和谐社会新特色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政府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只有以人为本推进社会全面发展,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取得成效。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确保当年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要强化监管,加强调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继续健全和落实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按照城乡统筹、充分就业的要求,切实抓好就业培训、就业援助和渔农民“双转”工作,多层次开展就业服务,全方位创造就业岗位,力争今后五年实现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强化和谐劳动关系,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确保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在85%以上。加强收入分配调节,逐步增加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健全城镇职工保障体系,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推进渔农村社会保险工作,完善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力争参保率达到90%以上。健全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结对帮扶、医疗救助、慈善救助、法律援助等制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重视均衡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再上台阶。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进一步提升渔农村教育水平,争取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全省领先。大力实施“海洋文化六大工程”,切实增强城市软实力,文化阵地覆盖面等重要指标达到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要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改善渔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形象。全面推进海岛体育强市建设,着力提高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水平。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大力支持驻舟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各方面建设,大力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继续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积极发展慈善、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切实加强妇女和儿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