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设施农业生产配│重点解决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生产配套机械化问题。 │ 全省 │
│ │套作业机具的研│1.研究开发质量轻、体积小、操作方便、多功能、环保型微型耕整机等管理机械;│ │
│ │制开发。 │2.引进、试验、开发工厂化穴盘播种、育苗成套设备、研究开发栽培基质机械化加│ │
│ │ │工与处理技术及设备等; │ │
│ │ │3.试验开发经济适用型温室、大棚环境智能化监测及预警设备等; │ │
│ │ │4.研制开发种子磁化机、黑光杀虫机和谐振促生机等物理农业装备; │ │
│ │ │5.示范推广CO2气肥发生器、超低量雾化降温设备、常温烟雾植保机等; │ │
│ │ │6.集成示范智能化肥水管理系统。 │ │
├─┼───────┼────────────────────────────────────┼────┤
│10│蔬菜生产主要环│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重点解决蔬菜生产劳动强度大、在技术上可行的机械化作业│ 全省 │
│ │节机械装备研制│问题。 │ │
│ │开发 │1.研究开发经济适用型蔬菜种子丸化处理及育苗装备; │ │
│ │ │2.试验示范菜地耕整机械、开沟机械、起垄机械、铺(覆)膜机械等; │ │
│ │ │3.引进、试验、开发蔬菜裸苗、钵苗移栽机械等; │ │
│ │ │4.示范推广灌溉、植保、施肥、中耕等田间管理机械; │ │
│ │ │5.结合设施农业生产,建设1~3个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 │ │
├─┼───────┼────────────────────────────────────┼────┤
│11│棉花生产关键装│研究解决棉花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问题,填补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省内空白。 │苏中、苏│
│ │备研究开发 │1.研制开发棉花播种制钵机械、钵苗移栽机械; │ 北地区 │
│ │ │2.试验开发棉花中耕(旋耕、壅土等)复式作业机械; │ │
│ │ │3.引进、试验、开发拔棉秆机械。 │ │
├─┼───────┼────────────────────────────────────┼────┤
│12│根块茎类作物生│解决薯类、花生、大蒜、山药、牛蒡等根块茎类作物问题。 │苏中、苏│
│ │产机械化技术开│1.研究开发花生精播机,试验研究大蒜种植机; │ 北地区 │
│ │发及示范 │2.开发试验示范山药、牛蒡栽植机; │ │
│ │ │3.开发推广大蒜收获机、花生收获机、土豆、山芋等块茎类作物收获机。 │ │
├─┼───────┼────────────────────────────────────┼────┤
│13│茶果产地清洁生│研究茶果清洁化生产技术,提高茶果的品质、卫生指标及保鲜期,提高附加值,增│苏南、苏│
│ │产技术集成及关│加农民收入。 │ 北地区 │
│ │键技术与设备的│1.研究茶果产地保鲜技术,开发茶果产地清洁化加工流水线,并进行试验示范; │ │
│ │开发 │2.研究开发茶园、果园中耕机、施肥机、茶树修剪机、果树伐条机、枝条粉碎机等│ │
│ │ │管理机械、茶果采收机械、茶果产品分级、杀菌、保鲜及包装设备等; │ │
│ │ │3.示范推广名优茶叶微波杀青机械、理条整型机械等; │ │
│ │ │4.试验研究茶果园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设备集成配套方案与工艺,建设1~3个茶果产│ │
│ │ │地清洁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 │ │
├─┼───────┼────────────────────────────────────┼────┤
│14│新农村生产、生│研究解决农村环境整治配套机械化装备问题,美化新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 全省 │
│ │活环境建设配套│1.研究开发农村垃圾收集、装运机械等; │ │
│ │机械研究开发 │2.开发推广经济适用农村粪便吸运机械等; │ │
│ │ │3.试验研究农村小城镇道路适用清扫机械、洒水机械等。 │ │
├─┼───────┼────────────────────────────────────┼────┤
│15│农机试验基地建│围绕当前农业生产急需关键机械化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发,建设农机试验基地,择│ 全省 │
│ │设和重点农机企│优选择5~10家农机重点列名联系企业,通过政策扶持、信息服务、资金倾斜等措 │ │
│ │业生产技术改造│施,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改善现有工艺工装等生产条件,全面提升生产制│ │
│ │工程 │造能力和水平,打造知名农机科技型企业和名牌农机产品。加强对在役农机装备的│ │
│ │ │静、动态安全检测和试验,提升农机安全使用性能,促进农业机械安全性能检验的│ │
│ │ │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 │
├─┼───────┼────────────────────────────────────┼────┤
│16│农用航空技术应│加快徐州农用航空站农用航空技术应用步伐,研究完善航空作业地面服务配套设施│苏北地区│
│ │用工程 │;开展农林病虫害防治、河道灭苇清障、农作物植保、农林播种、森林防火、航拍│ │
│ │ │航测等航空作业试验示范。 │ │
├─┼───────┼────────────────────────────────────┼────┤
│17│农机科技创新保│加强人才培养,重点组织实施“111人才工程”;研究制订有关农机作业质量、操 │ 全省 │
│ │障体系建设 │作规程、农机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督等方面的地方标准40个左右;积极引导农机手通│ │
│ │ │过机械联合、技术联合、服务联合等多种形式,建立新型服务组织1000个以上;建│ │
│ │ │立农机科技创新奖励制度;整合优势资源,以互联网为载体,构建农机科技创新联│ │
│ │ │盟;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推动农机事故预防、安全信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为农│ │
│ │ │机安全隐患治理和安全检测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引领和支撑农机安全发展。 │ │
├─┼───────┼────────────────────────────────────┼────┤
│18│对外技术合作与│积极开展农机人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组织农机企业出境参加展览会、经贸洽谈、│ 全省 │
│ │交流 │招商引资、促销产品等;引进国外先进适用农业机械20-30台套;筹备、举办中国 │ │
│ │ │(江苏)国际农机展览会;根据农业生产发展需要,适时组织召开省级农机化新技│ │
│ │ │术新机具现场演示和展示会20场次左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