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汕尾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汕府办[2007]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
《汕尾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实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要结合各自实际,每个县先挑选1-2个水管单位作为试点,再逐步推进,实施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请及时向市水利局反映。
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00七年一月十九日
汕尾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以下简称水管体制),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05]20号)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水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相继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设施,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发电、供水等水利工程体系,在抗御洪、涝、潮、旱、风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安全,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护水利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存在的问题日趋突出,主要表现在:单位性质不明,定位不准;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来源渠道不畅,投入短缺;供水价格形成体制不合理,水费征收率低;人员过剩,素质偏低;内部管理粗放,效益低;社会保障程度低,负担沉重;大批已建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积病成险,效益严重衰减,对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全面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十分重要和紧迫。
二、改革的目标、原则和对象
(一)改革的目标。
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初步建立符合汕尾市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管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管体制;二是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和良性发展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三是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四是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完善的水费计收方式;五是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六是建立较为完善的相关政策、规定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