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二、实施“生产发展提升行动”,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4、提升区域块状经济发展水平。围绕农民增收和扩大农民就业,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民营经济和特色块状经济为支撑的县域经济。着力提升县域特色工业功能区、专业市场、块状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大乡镇企业向工业功能区和中心镇集聚力度,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新形成一批年产值100亿元左右的大型工业功能区,推动区域特色经济从“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发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创办科技研发机构,建立区域共性技术创新机制,构筑产业集聚区企业共享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以乡镇企业为主体、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紧密结合、“技术中心、生产中心、检测中心和培训中心”四中合一的区域经济科技自主创新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合作攻关。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创造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良好环境,带动更多的农民转移就业。
  5、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大幅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切实搞好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构筑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设施基础。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实施“水库保安工程”、“清水河道整治工程”和“农业节水工程”,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十一五”时期,全市要争取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50座,完成清水河道整治500公里;修复和加固主要农区的水利灌溉设施,使全市高效生态农业区域内的农田防洪除涝标准达到10年至20年一遇,基本农田旱涝保收面积达到70%以上。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力争建成标准农田180万亩,确保105万吨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大规模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耕地肥力。大力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推进农作制度创新,推行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等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抓好水文、气象、森林监测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对灾害的预测预报水平。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扎实推进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平原绿化造林。
  6、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增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加强农业科研,大力发展应用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环控及资源替代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加工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及种子种苗技术等六大农业高新技术,推进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科技提升。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职能”的原则,创新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形式,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种业工程”,扩大优质种子、种苗、种畜、种禽的输出,加大农业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争取到“十一五”期末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建立完善主要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十一五”期间,全市要完成10项重大关键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100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农业科技企业40家;标准化生产面积水果达到25万亩,无公害蔬菜达到25万亩,有机茶6万亩,花卉苗木5万亩,笋竹两用林5万亩,畜禽和渔业规模养殖场基本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强化农业信息服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