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市委〔2006〕9号 2006年6月7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我市“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农村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总思路和总抓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1、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把握“两个趋向”转换规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加强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大力实施“生产发展提升行动、生活宽裕富民行动、乡风文明示范行动、村容整洁推进行动、管理民主构建行动”,加大统筹,加快步伐,全面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市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农林牧渔总产值力争达到1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超过8000元,实现5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到20%左右,建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0个以上,完成对全市村庄的环境整治,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0%以上,在发展农村现代产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培育高素质农民、树立文明风尚、建立城乡发展协调体制等六个方面取得新进展,基本建成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农业高效生态、经济繁荣兴旺、生活宽裕殷实、环境整洁优美、乡风文明向上、管理规范民主,体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水准的文明和谐共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产业新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以产业集群为重点的区域优势特色经济,以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培育新农民。加强知识技能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准和创业就业能力,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现代农民。
  --建设新社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道路、公交、供水、供气、环保、电力、通讯网络体系建设,提升小城镇和村庄建设水平,加强环境治理与资源保护,全面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和生态环境。
  --强化新保障。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提高养老、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树立新风尚。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管理,使科学、民主、法治的生活观念深入人心。
  --构建新体制。深化城乡配套改革,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大“三农”投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和重农扶农新体制。
  3、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下四条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原则。把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收入增长、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让农民真正受益。(2)党政主导、农民主体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党委和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力量广泛投身新农村建设。(3)整体推进、全面建设原则。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按照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求整体推进,全面加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4)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