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
22、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发改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23、有效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居民“小病不出社区”,到2010年,每个中心村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5%。建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严格卫生监督执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应急办、市纠风办
2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调整文化产业结构,鼓励社会资本建设文化设施、兴办文化企业、举办文化活动,发展文化旅游,增强文化产业活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加快博物馆、体育中心、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大剧院等重大文体设施建设,加强乡镇“东海明珠”和村落(社区)文化阵地建设,抓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努力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服务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市建设局、市财政局、金华广电总台
25、深入挖掘金华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创新婺文化,做好婺剧、金华火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工作,加强古子城等的保护与利用。
责任单位:市文化局、市文物局
26、发展体育事业,加快多层次健身设施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进“小康健身工程”。
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27、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我市民营经济在增加就业总量中的积极作用,力争五年内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
责任单位:市经委、市劳动保障局
28、深化户籍、劳动就业等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促进择业观念转变,支持劳动者更多地通过市场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针对不同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
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市发改委、市人事局
29、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制定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办法。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面。规范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即征即保。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加大对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提高征缴率,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运营机制和管理机制。
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市财政(地税)局、市卫生局、市人口计生委、市国土资源局、市民政局、市审计局、市残联、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