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深入实施欠发达地区奔小康工程和山海协作工程,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社会力量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机制,培育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制定实施万户残疾人脱贫奔小康攻坚计划。
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市委政研室(农办)、市协作办、市发改委、市残联
15、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
16、制定实施更严格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标准,促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扶持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实现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的转变。
责任单位:市经委、市环保局、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17、深入开展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突出抓好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的整治,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到2010年,我市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森林覆盖率达到61.8%。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经委、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委政研室(农办)、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市统计局、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18、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的环境协调机制。严格环境执法,依法有序地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19、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责任单位:市人口计生委
20、强化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职责,逐步完善财政性教育经费按比例增长机制。确保农村基础教育全面纳入县(市、区)级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扎实推进农村教育“四项工程”,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改善中小学生就学条件。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物价局)、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21、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到2010年,全市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95%以上,优质高中比例达到80%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4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