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畜牧富民工程的意见

  三、实施畜牧富民工程的主要内容
  (一)实施畜禽良种工程,提高良种普及率。按照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规划,分层次、合理布局和建设畜禽良种场(站、点),突出发展生猪、家禽、奶牛、山羊和黄牛良种产业,提高良种供应能力。加强种畜禽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定远猪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依法打击假冒伪劣种畜禽。从事种畜禽生产销售者必须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建立和完善市、县、乡三级上下贯通的畜禽改良网络,加快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在良种繁育和推广中的应用。各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要结合科技入户和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大力推行品种标准和使用技术规范,加强示范推广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畜禽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产品安全。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不懈地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组织好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使动物发病率、死亡率有明显下降,动物疫病控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根据国务院有关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行政执法机构、技术支持机构,建立长效的动物防疫体系。加强动物疫病诊断监测系统、动物疫苗及其保存运输冷链系统、动物防疫监督和兽药监察及残留检测系统建设。对养殖生产实施全过程监管,加强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提高检测水平,实现从饲料生产、畜禽饲养、产品加工到畜产品销售的全程质量监控,严格控制各类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推广安全、无污染饲料添加剂新品种,确保动物健康及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推行规模化养殖,建立各具特色的优质畜禽生产基地。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推动三元猪、良种禽、荷斯坦奶牛、波尔杂交山羊、西门塔尔黄牛等主导品种的群体扩张,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设施,推广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改变畜禽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现状。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广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实行清洁养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优质畜产品总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
  (四)实施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加工型、市场型、中介型龙头企业,努力形成一批国家、省、市三级畜牧产业的“排头兵”,特别是要在畜产品主产区扶植一批包括冷藏和精深加工在内的龙头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争创知名品牌,扩大国内市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市场的占有率,加快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步伐。规范和完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利益主体之间的行为准则,加快建设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行统一的良种繁育、饲料供应、疫病防治、饲养管理、市场销售服务,引导农民通过合作进入市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中介组织、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发展订单养殖,积极促成农民的小生产与开放的大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
  四、实施畜牧富民工程的主要措施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