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滁州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技工作的基础得到了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科技工作也将面临着一个更加开放、竞争的外部环境。虽然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就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滁州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以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重点,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吸收能力,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十一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市场导向,开放合作,突出重点,自主创新,实施跨越。
  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技术、市场和资本的紧密结合,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开放合作: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加强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
  突出重点:提升支柱产业的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出成果出人才。
  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
  实施跨越: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预期目标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十一五”末,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91.5亿元,年均递增18%以上。
  加快用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继续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和清洁生产工艺。提升企业的装备水平和经济技术水平,到“十一五”末,达到全省中上等水平。
  积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到“十一五”末,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450家,年技工贸总收入达到80亿元。进一步提高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重点扶持10家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技术支撑。到“十一五”末,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其中优质良种覆盖率达到50%;畜、禽、水产品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积极采用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使农产品深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十一五”期间,推广一批节水、节能、节材、节地、人口与健康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为建设节约型、环保型、安全型社会提供技术保障。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