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条 鉴定人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客观、公正地作出鉴定结论,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
鉴定人应当严格遵守出版物鉴定工作纪律,妥善保管送审的出版物和材料,严格鉴定程序,保守机密,廉洁奉公。
第二章 受理鉴定
第七条 省级出版物鉴定委员会受理涉嫌非法出版物、涉嫌侵权盗版出版物、出版单位涉嫌出版载有违禁内容的出版物、涉嫌非法报刊和出版单位涉嫌出版载有违禁内容的报刊、涉嫌非法出版内部资料的鉴定工作。
第八条 各州、市新闻出版(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需要,设立同级的出版物鉴定委员会,负责辖区内的非法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的鉴定工作。
州(市)出版物鉴定委员会在鉴定工作中,遇有疑难复杂问题,需要提请省出版物鉴定委员会鉴定的,可按程序报送省出版物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第九条 受理出版物鉴定的程序:
(一)查验要求鉴定的报告和委托鉴定的公函;
(二)听取和审阅查处的经过和鉴定要求;
(三)查看出版物样本;
(四)决定受理鉴定的,由鉴定部门填写《鉴定登记表》。
第三章 鉴定
第十条 出版物鉴定委员会指定二名以上鉴定人员按下列程序进行工作:
(一)个人认真审查出版物样本后,提出个人的书面意见;
(二)由相关委员主持进行综合评议后,正式提出鉴定结论,报鉴定委员会领导审查并签发;
(三)制作出版物鉴定书。
第十一条 鉴定书的内容:
(一)出版物版本纪录主要项目;
(二)送审单位、送审人、送审日期;
(三)简要案情,送审要求;
(四)审查意见和鉴定结论;
(五)鉴定人姓名
以上内容要求文字简练,适用依据准确,结论明确。
第十二条 鉴定书经相关委员复审签字后,报鉴定委员会领导签发,加盖“出版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专用章”。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三条 鉴定结束后,承办人员应当将鉴定材料立卷归档。出版物鉴定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