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宁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宁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

  《西宁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西宁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二月六日

  西宁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0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全市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市人大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两个关键,扎实进取,狠抓落实,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平稳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61亿元,增长14.5%,超过年度计划0.5个百分点。其它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市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2.38亿元,增长5.6%。一是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按照“家富、村美、民乐、人和”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制定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完成了100个村庄的建设规划编制;开展了17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完成投资4300万元。二是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粮食产量达到 24.28 万吨,油料产量9.03万吨,蔬菜产量 38.29万吨,肉类产量7.13万吨。三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全年落实订单农业91万亩,建成日光节能温室4000栋,特色及经济农作物种植比重达到72%;贩运、育肥出栏牛羊135万头(只),新建各类牲畜暖棚3000栋,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2%;新培育龙头企业27家。四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1.5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51元,增长13.82%,为历史较高水平。五是坚持开发式扶贫,年内解决了3.7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六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哈门、中岭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完工,解决了49个村、5.2万人、5.3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完成村庄道路硬化建设612公里。

  (二)工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110亿元,同比增长25.5%,超过年度计划0.5个百分点。一是园区建设和发展明显加快。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理顺了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加强了园区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引进和实施。2006年东川工业园、生物产业园、甘河工业园新入驻企业33户,完成工业增加值20.38亿元,占全地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52%,园区经济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二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围绕延伸产业链和提高资源的精深加工水平,以铝铅锌铜等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藏毯、民族服饰等绒毛纺织,牛羊肉加工、乳业、中藏药等高原动植物特色资源加工,硅材料等新材料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全年共有118个工业项目开工建设,57个项目建成投产。三是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2.45亿元,增长25.9%,实现利润26.11亿元,增长1.13倍。四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了一批载能工业项目的技术改造,依法关闭了一批粘土砖厂。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