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预防保健工作。
1.健康教育: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市80%以上,农村70%以上。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城市70%以上,农村60%以上。
2.免疫规划:0~7岁儿童建卡(证)率98%以上,单苗、五苗合格接种率95%以上。
3.疾病控制: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疫情网络直报率100%,疫情漏报率低于2%;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360/10万以下。
4.卫生监督:农村卫生监督执法覆盖率95%以上,食物中毒报告查处率达100%,餐饮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合格率85%以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及时发现与报告率达100%,现场处置率100%,原因查明率85%以上。
6.妇幼保健: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高危孕产妇管理率98%以上,住院分娩率99%以上,妇女病定期普查率60%以上;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5%以上,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0%以上。
7.爱国卫生:农村居民饮用安全自来水比例85%以上,无害化厕所普及率80%以上。
(六)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充分发挥金华市中医院及金华名中医馆龙头优势,努力推动市、县两级中医院协调发展。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建设一批拥有中医药核心技术的中医重点学科和专科,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七)卫生信息网络建设。
以“卫生信息网”为架构,以卫生公用数据库为基础,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社会公众服务系统、卫生电子政务系统、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卫生科研教育信息系统提供综合应用平台,形成上、下互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
四、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卫生强市建设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卫生强市建设作为推动文化大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将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和重要职责,充分认识到卫生事业是重要的公益性事业,搞好卫生事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体现,为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将卫生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卫生强市、卫生强县和卫生强镇的目标任务列入文明城市、乡镇和各级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督查和考核,努力形成层层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确保卫生强市的目标、政策措施和行动落实到位。要制定和实施卫生强市建设定期评价和通报制度,推动区域卫生事业发展和卫生强市建设。
(二)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机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