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扩大。
2000年与2005年比较,城市和农村拥有卫生固定资产的比例从1:0.23扩大为1:0.19,城乡卫生技术人员拥有比例从1:0.51扩大为1:0.33。
6.人才问题仍然困扰卫生发展。
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农村乡镇卫生院人员素质偏低,高层次人才不足,卫生技术人员的总量仍处于全省中等水平,与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和要求不相适应。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建设卫生强市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围绕建设浙江中西部医疗中心的目标,积极推进平安金华、法治金华建设,坚持卫生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人民健康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以增强卫生公共服务能力为方向,构建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提高城乡居民卫生服务水平为重点,提高卫生服务绩效水平;以增强卫生整体创新能力为先导,全面提升卫生综合实力;以增强卫生和谐文化能力为主题,大力培育和倡导救死扶伤、济世图强的金华卫生精神,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卫生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惠利于民。从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出发,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点做好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工作,使全市人民充分享受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卫生发展的成果。
2、坚持统筹发展,卫生公平。从促进健康公平出发,强化公共财政保障,促进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和社区延伸;创新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证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实现城乡、区域之间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从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出发,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消除健康差异中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作用,使社会全体成员既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受益者,又是行动主体。
4.坚持强化基础,稳步推进。立足市情,因地制宜,集中力量,着力解决当前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入手,夯实卫生工作基础。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0年,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健康基本需求的现代卫生服务体系;人均卫生资源、卫生设施标准、技术发展程度、队伍结构层次、经费保障程度、国民健康指标等方面在浙江中西部处于领先水平;完善“三大中心”、“五大体系”建设,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公共卫生网络,以三甲医院为龙头,三乙二甲医院为骨干,专科医院门类齐全,建设浙江中西部医疗中心,培育浙江省内第三个医学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