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巩固在90%以上。
(3)开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认真实施以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保证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卫生服务、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4)中心集镇卫生院示范化建设。到2010年,有50%的中心卫生院达到省中心集镇示范卫生院的建设要求,并逐步提高,创建省级中心集镇示范卫生院(农村卫生院200强)达到20家。
3.预防保健工作。
建立健全与我市公共卫生体系相协调的预防保健工作体系,有效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遏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上升的趋势。
(1)健康教育: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市80%以上,农村70%以上。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70%以上,农村60%以上。
(2)免疫规划:0~7岁儿童建卡(证)率98%以上,单苗、五苗合格接种率95%以上。
(3)疾病控制: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360/10万以下。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疫情网络直报率达100%,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低于2%。
(4)卫生监督:农村卫生监督执法覆盖率95%以上,食物中毒报告查处率达100%,餐饮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合格率85%以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及时发现与报告率达100%,现场处置率100%。
(6)妇幼保健: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5%以上,高危孕产妇管理率98%以上,住院分娩率99%以上,妇女病定期普查率60%以上,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5%以上,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0%以上。
(7)爱国卫生:农村居民饮用安全自来水比例90%以上,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80%以上。
4.科研及人才培养。
到2010年,省级重点学科达到2~3个,省级中医重点学科达3~4个,地市级重点学科(专科)达到25~30个,并建成特色专病专科20~25个,有1个学科具备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水平。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和HIV确认实验室各1个。医学继续教育覆盖率达到98%以上。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以适应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需求,到2010年全市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全科医生岗位培训率达到90%,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率达到90%,乡村医生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率达到85%。
5.卫生信息网络建设。
以“卫生信息网”为架构,以卫生公用数据库为基础,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社会公众服务系统、卫生电子政务系统、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卫生科研教育信息系统提供综合应用平台,形成上、下互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
四、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