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居民健康状况。
1.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5.81岁。
2.全市孕产妇死亡率15.83/10万。
3.婴儿死亡率为6.8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00‰。
4.恶性肿瘤发病率176.29/10万,脑卒中发病率40.43/10万,冠心病发病率2.08/10万,糖尿病发病率16.95/10万(疾病监测点资料)。
5.全市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400.93/10万。
6.全市居民死因顺位: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其中以恶性肿瘤死亡比例最高,占总死亡的27.71%。
二、主要卫生问题与趋势预测
(一)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
根据疾病发病率、死亡率、消耗卫生资源、对人均期望寿命影响、对经济社会影响等因素综合分析,影响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1.急性、慢性传染病仍是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2005年全市肝炎、肺结核、淋病、麻疹、痢疾、梅毒等六种传染病发病率高达391.14/10万,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7.56%,对居民健康构成很大危害。艾滋病病毒感染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HIV阳性从2000年4例上升至94例。
2.恶性肿瘤成为我市第一“杀手”。据2005年监测,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全市居民总死亡人数的27.71%,发病率为176.29/10万,近5年患病人数有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三种疾病死亡占到了60%。
3.损伤与中毒较为严重。由于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城市交通与建筑发展迅猛,就业竞争激烈,居民精神压力较大等原因,我市居民损伤与中毒的情况较为严重。损伤与中毒是5岁以下儿童的首要死因,占38.3%。
4.新生儿疾病严重影响居民健康指标。早产与出生低体重、先天畸形、围产期疾病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对减寿年数有重大影响。
5.居民自我保健意识有待提高,精神卫生问题较为突出。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并结合全国和我省部分地区的流调资料推算,我市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达10%。
(二)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居民的经济收入影响了有效卫生需求。据国家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资料表明,城乡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率为41.5%,在未就诊的人群中,有32.4%的患者是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就诊,与1998年调查的结果相比城市居民由于经济困难未就诊所占的比例上升了15个百分点。患病住院自己要求出院的为29.7%,其中因经济困难自己要求出院的占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