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关于在全省开展“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

  3、抓重点,突出“三德”教育内容。针对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努力实现“三德”教育具体化、规范化。社会公德方面,着力解决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诚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各级党政机关要带头开展好“争创文明机关、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做表率;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实际,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民族精神代代传”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职业道德方面,加强商务诚信建设,认真解决制假售假、欺诈经营、虚假宣传、不守合同、偷逃骗税等问题,继续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放心购物一条街”等活动;家庭美德方面,突出“孝贤”教育,开展好儿女、好媳妇、好公婆等相关评选活动,推动尊老敬老良好风气的形成,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4、抓典型,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努力在重点行业、重点人群推出和树立思想道德先进典型,并坚持用先进个人带动集体,用先进行业带动广大群众,以文明窗口影响行业,以文明行业影响整个社会,使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纵到底、横到边。广泛开展十大道德楷模评选活动,通过村、乡、县、市逐级推荐、层层树立,要突出典型的代表性、先进性,使典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继续发挥焦裕禄、史来贺、常香玉、任长霞、洪战辉、张尚昀、谢延信等典型的模范作用,使新老典型有机结合,通过举办报告会、出版先进事迹读物、创作典型文艺作品等形式,深入挖掘其典型事迹中的时代因素和道德因素,推动我省公民道德建设再上新台阶。

  5、抓导向,营造正确舆论氛围。省和各地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要结合自身特点开辟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点评、群众讨论等形式,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问题、疏导公众思想情绪、搞好思想舆论监督;哲学社会科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用研究,编辑出版系列适应不同群体的通俗读物,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规范人们的行为。文学艺术要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创造生产更多以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为主题,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优秀作品。理论宣传、新闻宣传、文艺宣传、社会宣传要密切配合,形成公民道德建设舆论氛围的合力。

  四、切实加强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

  1、要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长效性,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放在突出位置,更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文明办要在同级党委领导下,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各级教育、文化、工商、物价、商务、质量技术监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组织,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发挥优势,密切配合,整体推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宣传部和文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订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