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关于在全省开展“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

  二、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省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弘扬社会主义正气、培育良好风尚为着力点,努力培育广大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健康的进取精神,努力提高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在全省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为迎接第四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在我省举办,为加快构建和谐中原、加快中原崛起奠定良好思想道德基础。

  三、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措施和方法

  1、抓教育,树立文明和谐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利用各级各类学校,组织专家学者、先进典型,在城市社区、公园广场、农村集镇等公共场所,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让人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组织编写出版公民道德通俗读物,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规范进行系统、生动、形象地解读和简单阐释。广泛开展道德评议活动,引导群众对身边的道德行为进行评议,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评议中熟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实现自我教育和提高。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单位、社会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式,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社会化教育体系,积极倡导爱国、诚信、友善、勤俭、敬业等道德规范,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树立与时代进步相适应的文明和谐意识。

  2、抓实践,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公民道德建设既是教育的过程,更是实践的过程。把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与日常工作相结合,集中力量着力解决公民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与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利用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建军80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等重要节庆日和传统节假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与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相结合,在巩固文明城市、文明景区、文明行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基础上,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要从实际出发,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的道德实践活动,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