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关于在全省开展“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
(豫宣文〔2007〕20号)
各省辖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省直各单位,各省管企业和高等院校,中央驻豫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的讲话精神,不断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努力在全省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党的十七大召开营造浓厚的思想道德氛围,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题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要求。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省时,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省八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要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在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上取得新进展。当前,我省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是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需要,是培育良好社会风气、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和谐中原的需要,是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全省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的需要。近年来,全省公民道德建设在继承中发展、在巩固中提高、在创新中进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大弘扬,人民群众参与热情普遍高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可喜变化,全省广大人民呈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相比,与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与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的需要相比,全省人民的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任务还很重。全省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开展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