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域布局。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连片开发”的原则,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合理规划住房建设开发区域,实现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城市功能的优化配置。以城市新开发区为重点,加大新建街区开发建设力度,同时加快文化街等旧街区改造步伐。具体用地供应规划为城市新开发区60万平方米,文化街区20万平方米,雍平街区20万平方米,东安街区40万平方米,惠民街区10万平方米。
四、政策措施
(一)扩大住房的有效需求,保持住宅建设投资的持续稳定增长。“十一五”期间,把发展住宅建设建立在扩大住房有效需求的基础上,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扩大住房投资,增加住房消费,化解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住宅与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地增长。加快住房制度改革的创新步伐,逐步建立完整、配套的刺激住房消费政策和制度体系。扩大住房消费信贷规模,促进信用支持型住房消费方式的成长。积极倡导住房梯度消费新模式,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改善居住条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疏通社会个人储蓄转化为住房投资的渠道。继续鼓励具有自有土地的企业,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组织职工采取集资、合作等方式建设住房,确保住房建设投资规模的持续增长。
(二)加大宏观调控能力,加强用地管理。建立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大政府对房地产开发用地的管理力度,在严格执行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的前提下,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科学确定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规模,优先保证普通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土地供应。严格全市房地产开发用地数量,加强对已批房地产开发用地使用的管理,加大文化、雍平等旧街区改造力度,盘活城市存量土地。调整住宅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土地市场的供求平衡。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的监管。
(三)加大住宅建设力度,增加住房有效供给。继续加大住宅建设力度,重点发展满足广大群众基本住房需求的普通商品住房,合理调整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模结构,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给,提高住房保障能力。利用南市区开发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发建设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增加居民住房的有效需求。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与管理,落实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各项政策。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状况及居民住房消费需求,适时、适度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以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四)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充分发挥住房保障作用。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供应体系、管理体系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健全完善保障对象档案,严格廉租住房申请审批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建立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渠道的廉租住房资金保障制度。适当放宽廉租住房准入条件,调整租金补贴标准,适当扩大廉租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