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违纪违规问题和机关私设“小金库”问题处理整改工作的通知

  3.滞留财政专项资金,影响项目实施进度的,应立即拨付到位。对因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导致资金调度困难的,地方各级财政应协调各方力量保证资金的合理调度,确保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对因项目自身进度滞后,项目实施具体情况变化,部门自行调整资金使用计划等造成资金滞留的,应报请有关部门批准,作出调整计划。
  4.对擅自缩小使用范围、降低补助标准的,要制订计划限期补发资金。对扩大使用范围、提高补助标准的,要尽力收回资金,归还资金原渠道。特别对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保资金、义务教育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以及其他政策性补贴资金和直发直补资金,必须限期纠正。
  5.未严格执行专项资金预算,主要反映在一些地方财力困难,自筹或配套资金不到位,导致压缩项目规模,减少资金预算,部门或项目单位隐瞒专项资金结余,套取结余资金,地方或项目单位不按项目规定程序报批,随意调增调减专项预算等。对此类问题应抓紧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深化预算体制管理改革,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6.未按规定实行招投标制、公示制、报账制以及政府采购制度的,应责令违规单位向当地政府作出书面检讨,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并采取措施切实推行各项管理制度。对严重违纪违规、个人谋取私利的问题要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纪律和法律责任。
  7.会计核算不真实,主要表现为项目资金未单独核算,日常公用支出挤占项目支出,专项资金之间相互调剂使用,财务管理混乱等,应责令进行账务调整,限期整改。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建立规范核算模式。各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各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指导。
  8.机关私设“小金库”问题,应分别情况进行处理。属侵占、截留国家或单位资金的,应责令限期全额退还;属违规收费、摊派、集资的,应责令按照资金来源渠道归还。确因各种原因无法归还的,应全额上交国库;属滥用、私分、贪污“小金库”资金的,必须如数追回。对上述违法行为,应视情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相应的纪律和法律责任。
  三、建立长效机制
  清理检查工作是阶段性的,但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吝地、吝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狠抓落实,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依法管理和单位财务管理科学、规范的长效机制。
  (一)深刻分析原因。针对各种违纪违规问题,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些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政策制度和主观意识等因素认真分析财经法纪执行不力、基础工作不实、监督管理缺位、财政改革推进不够等方面的原因。进一步提升认识水平,强化法纪意识,夯实基础工作,深化财政改革,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安全、完整、高效使用,促进依法理财、依法用财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强宣传教育。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开展好吝类财经法规、管理政策和工作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要抓好《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以及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学习和落实工作,通过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营造依法行政、按章管理和有序运行的良好氛围。要结合领导干部作风整顿教育活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级干部思想素质、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