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汛指挥网络不顺畅、通讯预警设施缺乏。有的县防汛通信还没有覆盖到每座小水库,信息传输时效性差。绝大部分的小水库缺乏可靠的通讯预警设施,在发生暴雨洪水时,及时了解汛情和发布信息的难度大。
(四)物资储备不靠前,预案简单。各类抢险物资主要储备在县、乡两级,落实到水库尤其是小水库现场的少,一旦发生险情,抢险的难度大。部分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过于简单,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操作性不强,缺乏转移和避险等内容。
(五)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配套资金到位率低,质量控制不严,第三方质量检测资料欠缺。部分县(市、区)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配套资金不足、到位率低,影响到小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进程。个别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单位质量控制较差,需要整改。部分地区未建立第三方质量检测制度,需加强质量检测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我省淮河以南地区已于6月19日进入梅雨期,为确保今年水库安全度汛,针对水库度汛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地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要在明确防汛责任人的同时,全面落实每一座小水库的日常管理专职人员和管理责任,将防洪调度、抢险应急、人员转移等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要研究建立水库防汛责任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生水库安全事故,要查明原因和有关人员的责任,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强化水库日常巡查管理和落实通信预警设施。各地要建立水库特别是小型水库的日常巡查管理制度,对检查出的尚未整改到位的安全隐患,要督促责任单位、责任人按时整改完毕;对巡查管理不到位的,要督促尽快落实大坝巡查管理工作,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加大巡查力度,做好巡查记录,落实通信预警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立即处理;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在应急处理的同时应按照有关程序及时报告上级防汛指挥部门。
(三)加大防汛抢险物资落实力度。各地要按照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充实各类防汛抢险物料、器材。对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水库,必须在水库管理现场备足抢险物资,确保防汛抢险需要。
(四)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各级防汛指挥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监视水库水雨情,对水雨情变化做出准确预报。要严格按批准的调度方案运行,服从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机构的调度指挥和监督。病险水库要降低水位或空库度汛,确保安全度汛。对除险加固的水库,在未进行竣工验收之前,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抬高汛限水位,必须严格按除险加固前的水位控制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