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政府关于下达2007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九)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以助困、助学、助老、助残为重点,认真做好关系民生的十件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每个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有保障,确保每个困难家庭学生不因贫失学,确保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确保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1.加快推进富民工程。坚持创业富民、就业惠民,把实现相对充分就业作为最重要社会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重点解决双失业职工、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就业再就业培训。确保今年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
  2.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各项社会保险覆盖到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等广大劳动者。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制度。全面推进城镇非职工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推进农村敬老院、残疾人综合服务体系等服务设施建设。认真做好农村五保工作,提高供养标准和服务水平,全省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60%以上。全面实行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重度残疾人全部享受低保政策。加快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全省县城以上城镇全面建立廉租房制度,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550万平方米。
  3.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每个县办好职教中心,继续推进200个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支持面向农村学生的中等职业教育。稳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普通高校计划招生35.8万人,研究生招生1.65万人。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倾斜。在全省城乡全面实行免收义务教育学杂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对普通高中困难家庭实行“一免两补”(免收学费,补助寄宿生住宿费和生活费)。提高高校助学金、奖学金标准,完善助学贷款政策,加大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
  4.加快发展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支持民办医疗机构发展,积极发展社区医疗。积极推进惠民医院建设,对困难群众实行医疗费减免和医疗救助。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支持力度,新建改建50个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对贫困家庭和社会福利院6岁以下残疾儿童进行免费抢救性康复训练。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面。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扶持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造。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为困难群众打官司提供有效帮助。
  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
  江苏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
│     指标名称     │ 计算单位 │ 2005年实际 │  2006年执行情况  │ 2007年 │
│             │      │      ├────┬─────┤计划增长│
│             │      │      │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  │
│             │      │      │    │  %   │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18305.66 │21548.36│  14.9  │ 11左右 │
├─────────────┼──────┼──────┼────┼─────┼────┤
│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 吨标准煤 │      │    │ -4.02  │ -4.2 │
│耗*            │      │      │    │     │    │
├─────────────┼──────┼──────┼────┼─────┼────┤
│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      │      │    │  -3.3  │ -3.3 │
│  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二氧化硫排放量    │  万吨  │  96.66  │ 93.76 │  -3  │  -3  │
│             ├──────┼──────┼────┼─────┼────┤
│             │  万吨  │  137.34  │ 132.40 │  -3.6  │ -3.6 │
├─────────────┼──────┼──────┼────┼─────┼────┤
│四、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  亿元  │ 1322.68  │1656.68 │  25.3  │  15  │
├─────────────┼──────┼──────┼────┼─────┼────┤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8739.71  │10063.65│  20.3  │  18  │
├─────────────┼──────┼──────┼────┼─────┼────┤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5699.89  │6623.18 │  16.2  │  14  │
├─────────────┼──────┼──────┼────┼─────┼────┤
│七、外贸进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2279.41  │ 2840 │  24.6  │ 15以上 │
├─────────────┼──────┼──────┼────┼─────┼────┤
│八、教育(地方属高校)  │      │      │    │     │    │
│  研究生招生数      ├──────┼──────┼────┼─────┼────┤
│  本科招生数       │  万人  │  1.19  │ 1.37 │  15  │  20  │
│             ├──────┼──────┼────┼─────┼────┤
│             │  万人  │  14.3  │ 15.49 │  8   │  10  │
├─────────────┼──────┼──────┼────┼─────┼────┤
│九、人民生活       │      │      │    │     │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5276  │ 5813 │  10.2  │ 8左右 │
│             ├──────┼──────┼────┼─────┼────┤
│             │   元   │  12319  │14084.26│  14.3  │  9  │
├─────────────┼──────┼──────┼────┼─────┼────┤
│十、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      │  2.1   │    │  1.6  │  3  │
├─────────────┼──────┼──────┼────┼─────┼────┤
│十一、人口与就业     │      │      │    │     │    │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2.21  │ 2.28 │     │ 4以内 │
│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
│             │   %   │  3.6   │ 3.4  │     │  4  │
│             ├──────┼──────┼────┼─────┼────┤
│             │  万人  │  80.1  │ 110.8 │  38.3  │80(绝对│
│             │      │      │    │     │ 数) │
├─────────────┼──────┼──────┼────┼─────┼────┤
│十二、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   人   │  0.466  │ 0.354 │ -24.03 │ -11.29 │
│生产事故         │      │      │    │     │    │
│   死亡人数       │      │      │    │     │    │
└─────────────┴──────┴──────┴────┴─────┴────┘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