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政府关于批转省经贸委江苏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产业转型。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形成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业体系。具体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苏发〔2005〕16号)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苏发〔2005〕17号),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运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业,进一步加大对流通骨干企业的扶持,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发展会展等商务服务业。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软件等优势产业,高水平实施“产业倍增和双倍增”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从以加工装配为主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提升。加快发展生物产业、光伏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0%。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冶金、化工、建材企业改善品种,降低消耗,提高附加值。冶金行业重点发展市场短缺的板管带材、不锈钢冷轧板、深镀层板、优质中厚板等优特产品,逐步形成以生产优质高效钢材为主的产品结构体系;化工行业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新型高档涂料、功能高分子材料、胶粘剂及纳米材料等精细和专用化学品,提高精细化工率;建材行业加快发展新型建材、非金属矿深加工制品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整体提高建材产品附加值。四是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发布工业领域限制、淘汰类工艺装备、产品目录和结构调整白皮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积极稳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在2007年前,做好落后高炉、转炉、电炉、水泥粉磨设备、水泥干法中空窑、锅炉、电动机、螺旋升降式铸铁水嘴、铸铁截止阀等工艺设备和产品的淘汰工作。加强产业、企业布局的调整优化,实现污染项目集中布点、集中治理、达标排放,努力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到2008年底,小型化工企业力争搬迁进入化工集中区。从2007年起,对集中区以外的小型化工企业,不再批准任何形式的改扩建项目。2008年底前,淘汰所有草(棉)浆化学制浆、年产5万吨以下废纸造纸、年加工80万张(折牛皮标张)以下的制革、年产1万吨以下的酒精和淀粉生产线,淘汰水泥湿法窑和干法中空窑生产线。
  (二)加强资源节约。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重点推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积极实施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突出抓好工业节能,重点抓好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节能,组织实施一批节能综合改造工程。加快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建设高效节水防污型社会。开展节水增效示范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工程建设,将传统粗放型灌溉农业建设成为节水型现代高效灌溉农业,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对重点用水企业实施定额管理,推动高耗水、高废水排放企业节约用水,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中水回用和“零排放”等节水技术与产品。建设一批节水型企业,积极开展创建节水型社区(小区)、节水型家庭、节水型城市等活动。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苏南、苏中和苏北开发区工业项目用地每亩实际投入一般不得低于250万元、160万元和120万元。对投资额小于500万元的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积极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使用标准厂房,引导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和标准厂房集中。积极鼓励零技改用地和厂房加层,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加强工业用地管理,促使企业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提高用地产出效率。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推动绿色制造,严格设计规范,促使企业加强原材料消耗管理,提高原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以城市“禁现搅拌”和农村达标县创建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提高散装化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