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抚顺市教育局关于抚顺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结果的通报

抚顺市教育局关于抚顺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结果的通报
(抚教发〔2007〕4号)


各县、区教育局,局直属中小学:

  根据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工作的通知,为提高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操质量,强化全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在贯彻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大课间体育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市教育局定于2006年4-10月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操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检查评比。经过县、区检查推荐,上报大课间活动光盘,市教育局组织专家通过观看光盘与实地考察,评出“市大课间体育活动”最佳学校20所,优秀学校34所,上报参加全省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15所;评出优秀指导教师52名,自编操优秀创编奖教师54名。

  此次评比活动受到县、区和各中小学校的普遍重视,检查结果表明我市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形成传统。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各学校领导已经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有了深刻的认识,并能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展示了学校较高的管理水平;能在育人、健体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等方面深入研究,拓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功能;有的学校领导还能亲自到操场检查、督促,和教师学生一同活动,营造积极的活动气氛;通过会操表演、自编操比赛等方式提高操的质量使大课间体育活动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是各学校自编操新颖多样,质量不断提高。各学校都能在自编操方面用心琢磨,形成特色。在形式上不断拓宽思路,很多学校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操”和“班操”;在质量上各学校体育老师在提高自身创编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学校音乐教师,外出聘请专业人员等方式,提高自编操创编水平和音乐选配水平。

  三是活动多样化。有些学校能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特色的项目,创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在检查评比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学校的领导在思想上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认识片面。有的仅仅把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所谓的门面,没有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因此出现了只抓组织纪律,只强调整齐一致和花样出新的现象,没有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科学安排。应该认识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仅是学校的门面,体现学校管理水平,更是贯彻国家政策,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