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单位:市文物局、市宗教局、市林业局、市园林局、市龙门石窟管理局、市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
完成时限:2007年12月
65.以龙门石窟风景区为龙头,组建龙门石窟旅游集团,打造文化旅游核心区和产业集群,打造我市旅游企业的旗舰。
责任单位:市龙门石窟管理局、市旅游局
完成时限:2007年12月
66.抓好旅游招商引资,促进旅游企业壮大。健全完善全市旅游项目库,利用多种手段和机会,争取更多旅游项目落户我市。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
完成时限:2007年12月
67.积极主动为落户在洛的旅游企业做好服务,推动栾川亿嘉宾馆项目、伊水湾大酒店项目、白云山和天池山玉皇顶索道项目、新安青要山景区和黛眉峡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责任单位:栾川县、嵩县、新安县政府
完成时限:2007年12月
68.创造条件、抓好投资意向和正在洽谈项目的落实,推动香港泰利国际集团在老城投资的上清宫老子文化旅游开发项目、香港沿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龙门西山南端旅游项目、香港莱玛丽公司投资的东方生态旅游商务会馆项目尽快实施。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龙门石窟管理局,老城区政府
完成时限:2007年8月
八、着力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69.提升旅游年票。2007年力争使全市纳入旅游年票使用范围的景区达到25个,年票发行量达到20万张。发行2007版旅游年票,并向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和西安等地发行。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旅游局
完成时限:2007年12月
70.与《洛阳晚报》、《大河报》等大众媒体合作,推出旅游年票专栏,成立年票俱乐部,开通年票直通车,增加旅游年票服务项目,将旅游年票的消费延伸到“吃、住、行、购、娱”等相关产业, 以旅游推动服务业消费增长。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洛阳日报社
完成时限:2007年9月
71.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发挥县域旅游资源优势,继续挖掘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加强宣传和市场引导,开展乡村旅游“3721”评选活动,即在全市评选出3个旅游特色县、7个旅游特色乡镇和21个旅游特色村,并加以宣传,通过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
完成时限:2007年6月
72.加强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要按照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打破行政界限,整合旅游资源,构筑中原旅游共同体,促进“中原崛起”。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
完成时限:2007年12月
73. JP2 发挥旅游产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促进社会就业。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加强对旅游饭店新招员工的培训和景区周边富余农民转向旅游服务的引导和培训。力争2007年实现全市旅游新增直接就业1.5万人、带动间接就业7万人的目标。
责任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
完成时限:2007年12月
九、着力加强旅游行风建设
74.加强旅游行风建设,成立专门组织机构,采取有效措施,硬起手腕,抓行风、讲诚信、树形象。今年要集中解决旅行社失信欺诈、旅游景区管理差、星级饭店服务不到位三个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