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奶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奶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衡政〔2006〕1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市委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按照《河北省发展千万吨奶工程实施规划》和扶持奶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结合衡水实际,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奶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奶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2003年以来,我市把奶牛生产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奶牛小区建设、乳品加工等取得了很大进展,奶牛存栏和鲜奶产量以3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底,全市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小区达到20个,存栏5头以上的奶牛专业户800个;奶牛存栏达到6.11万头,其中能繁母牛3.58万头,年产鲜奶3.70万吨。建成中型乳品加工企业衡水陆海乳业、桃城区格林乳业两家,年处理鲜奶能力8万吨。

  但总的看,我市奶业生产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起步晚,数量少,产量低,加工能力差,与全省奶业生产要求差距较大。具体看:一是数量小。2005年底全省奶牛能繁母牛存栏120万头、奶类产量超过349万吨,我市仅占全省的3%、1%,在河北省奶业生产中所占份额很小。二是产量低。我市奶牛平均单产仅为1吨多,与河北省平均单产2.8吨相差1倍多,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相差更大。三是生产方式落后。我市奶牛养殖仍以散养为主,规模养殖和小区养殖所占比例较小,饲养管理比较粗放,养殖科技含量较低,高产奶牛不高产,经济效益低。四是加工龙头作用不明显。目前全市仅有奶制品加工企业两家,且只有一家开工生产,对奶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大。五是技术服务、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在奶业生产上,从品种引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产品加工及检测尚未建立一整套服务管理体系。

  我市具有发展奶业生产的巨大优势。一是基础好潜力大。我市是农业大市,农民占到80%以上,具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同时养牛业又是我市的传统产业,发展奶牛养殖具有广泛的基础和巨大的潜力。二是发展空间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对复源奶实行标识制度等政策的实施,市场对鲜奶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奶牛养殖效益也将进一步提升,是奶业发展的良好时机。三是饲草饲料资源丰富。我市年产农作物秸秆321.9万吨,牧草种植面积38.5万亩,粮食年产300万吨,有大量余粮和秸秆可转化,为奶牛养殖和奶业发展奠定了饲草饲料基础。四是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近几年来我市已基本建成了市、县、乡三级奶牛冷配改良服务网络,冷配改良、高产奶牛胚胎移植、性别控制等高产技术已在我市得到应用和推广。五是疫病防控能力不断加强。目前,市、县、乡三级动物防检疫组织基本建立,防疫设备、设施逐步完善,人员已基本配齐,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