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制定群测群防工作的政策措施,建立群测群防经费渠道。加强群测群防工作指导和培训工作,使地震群测群防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按照国家《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制定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方案,积极推进“三网一员”,即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网和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的建成。形成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中的重要作用。
(五)逐步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市地震局会同建设等主管部门,编制“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实施方案。尽快改变农村民居基本不设防的状况,争取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立项和财政专项补贴的落实。加强农村民居防震抗震知识宣传和抗震设防技术指导。市地震局主动协调市建设等主管部门,组织力量,开展推广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农村民居建设图集和施工技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逐步建立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开展对农村建筑工匠抗震设防技术培训,提高农居建设施工质量。县区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以点带面,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能力。
(六)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市地震、宣传、教育、科协等部门要研究制定防震减灾教育规划和计划,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马鞍山”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示范学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介绍地震科普知识,解答群众疑问。根据防震减灾工作的需求,组织创作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宣传作品,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促进社会公众掌握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科学有效地防御地震灾害,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七)加强地震应急工作,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按照国家、省公共安全应急预案编制规范和《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制定市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加强应急培训,建立地震应急预案的备案检查制度。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对地震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依托市政府应急指挥技术平台,完善我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确保抗震救灾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开展。结合“三网一员”建设,进一步健全地震灾情信息速报网络。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建立地震应急志愿者救援队伍,强化地震应急救援功能,对应急志愿者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按照科学、规范、多灾种综合防御要求,在新建小区、城市广场、绿地、公园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配备必要的避险救生措施。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应急救灾工作的需要。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