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优先主题20:城市功能提升。开展城市公交优先智能管理、市政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等综合功能提升技术;城市网络化基础信息共享技术,城市基础数据获取与更新技术,城市多元数据整合与挖掘技术,城市网络信息共享标准规范,城市应急和联动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五)加强创新载体和环境建设,改善科技发展的支撑条件
以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以增量带动存量,积聚和整合科技资源。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侵犯识产权保护行为,保护创新成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1.实施科技条件建设专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建设。
以支撑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开展经济社会发展前瞻性研究为主要目标,推进企业、科研单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建设,搭建一批创新载体和平台,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供支撑。
(1)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十一五”期间,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大力促进以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创办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或通过联营、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联合,形成产学研联合的新机制,推动我市主导产业内大型企业或集团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支持系统,建设开放式的行业共性技术的开发基地,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加速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发展;把体制改革、政策配套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2)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一批科技评估、技术咨询、成果推广、技术经纪、专利及商标代理、无形资产评估等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加快建立民营的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使其成为面向行业、服务社会的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承担起重点开发和推广本行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的责任;加强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提高孵化科技型小企业和培育科技企业家的能力。
(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硬件建设。以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信息发布及获取、需求发布等各类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进技术市场功能建设;完成科技创业孵化器二期工程建设,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平台;加强科研基地和科研设施的联合共建,通过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科研设施、数据及情报资源为我市创新活动共享;充分加强区域协作,盘活本市各单位间的科研仪器存量,促成资源共享;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开发相关专业数据库;建设科技文献信息共享、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产业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科技创业公共服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本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我市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高水平、专业化、特色化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