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化项目工作。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切实执行市领导联系项目工作制度、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调度例会制度,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协调调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重点推进铜九铁路、沿江高速、铜南宣高速、有色金隆电解铜扩建、国电铜陵电厂、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等项目的建设,争取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前期项目的土地报批、可研编制、环境评价等工作,尽快通过项目审批核准,重点抓好30万台发动机零部件、庐铜铁路(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沿江城际铁路、铜陵发电厂六期、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基地、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继续加大项目储备,推动县区、园区和企业等各方面增加项目前期投入,调研和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结构调整方向和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重点是抓紧编制一批加工制造、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和基础设施等国家鼓励支持类项目,充实“861”行动计划项目库。
(五)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加快开发区建设,县区开发区要抓紧已批准规划区域的土地利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积极争取扩大规划区域,增加发展空间。做好用地计划申报,加快项目用地报批,用足用好省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积极争取国家核准项目,使用更多的国家用地指标。研究做好存量土地文章,通过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减少农村建设用地,扩大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切实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做到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单位投资强度。做好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科学划定土地利用范围,满足经济建设用地需求。
(六)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加大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争取政策,努力增加信贷投放,抓紧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基础设施、上峰水泥、国电铜陵电厂和金隆改造等已承诺贷款项目资金到位。继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鼓励上市公司再融资,支持铜都铜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精达股份增发股票,积极推进有色公司整体上市;继续培植企业上市资源,加快中科铜都和安钠达钛白粉等企业上市进程;积极探索信托、企债和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渠道。大力推进地方金融发展,鼓励徽商银行继续扩大业务范围,加快筹建农村合作银行,争取异地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发挥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的作用,扩大中小企业贷款规模。继续争取更多政策性贷款、国债和预算内专项资金份额。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
三、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