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体滑坡崩塌。主要分布在宜兴南部丘陵山区及各市(县)、区露天采石矿区。我市山体滑坡崩塌的原因,少数地方是由于坡体自身结构的因素,其他大部分是由于开山采石、切坡造房等人为因素,破坏了原始坡面的稳定结构导致滑坡崩塌。
(四)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锡山安镇和宜兴原采煤区等地。我市地面塌陷主要是采空塌陷,一是超采地下水造成的岩溶塌陷,二是煤矿采空塌陷。
二、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要点
(一)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1.2005年监测数据表明,全市地下水水位普遍回升,平均地下水位上升1700毫米,有效遏止了地面大幅度沉降的势头,沉降速率已小于5毫米/年。但地面沉降造成的危害,将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延续。地面高程的损失对航行、防洪、耕作等活动将产生较大影响。
2.据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地裂缝带内,特别是主裂缝带内两侧相对沉降量较大,表明地裂缝仍有缓慢发展。随着时间推移,或受连续降雨、强台风等自然界外力影响,地裂缝带内房屋受灾概率将越来越大。
3.全市各露采矿山及宜兴丘陵山区滑坡崩塌的隐患明显存在,部分坡面时常发生滑动变化,在雨水的助力下,很容易触发滑坡崩塌。
4.地质灾害的高发部位主要是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隐患点。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是每年5月至10月。重点时期的重点部位应成为地质灾害防治的重中之重。全市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隐患点的分布见附表。
(二)重点防治地区和重点防治灾种
1.江阴市、锡山区、惠山区要重点做好地裂缝带上危房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发生危房倒塌、人员伤亡事故。汛期各地要定期组织巡查、排查,并将查险情况及时通报当地基层政府,强风暴雨来临前,及时组织居民撤离危房。存在倒塌危险的房屋应坚决拆除。成排成巷的危房,要结合农村“三个集中”的工作,提前考虑搬迁。
2.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要重点做好矿山滑坡崩塌灾害的防治工作。在采的和已关闭的矿山宕口,都要逐个巡查,发现险情,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已关闭的矿山宕口要设置警示标志,控制人员进入。宜兴丘陵山区山脚下建有民房等设施的地区及旅游景点,要进行重点巡查监测。存在滑坡崩塌隐患的,要列为重要隐患点和危险点,加强监测,做好安全预防工作。要加强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管理,严格坡面稳定性评价和废弃物堆放地的安全评价,防止滑坡崩塌灾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