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建立范围覆盖全市的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使数字地形图基本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努力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大力加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进城市信息化进程、增强政府宏观决策能力,使项目选址及产业布局等更加科学合理。加强三等测量控制网点的改造,加强小比例尺地形图的修测和编制。中心城区加强五千分之一以下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补测和缩编,努力加强基础测绘的前期保障作用,完善和优化不同比例尺地形图的区域覆盖。
2.具体目标。
--1:500全要素地形图覆盖中心城建成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折合标准图幅1440幅。适用于地籍管理、市政管理、税费征收、消防安全、社区安全等。
--1:2000全要素地形图覆盖中心城近郊区及工矿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折合标准图幅300幅。适用于小区规划、土地开发、交通管理等。
--1:10000全要素矢量地形图覆盖整个市域,折合标准图幅364幅。适用于大型水利工程、交通管制、农业开发、环境保护、国防安全等。
--1:50000全要素矢量地形图覆盖整个市域,折合标准图幅24幅。适用于国民经济规划、产业功能区规划等。
--遥感数据覆盖中心城规划区。适用于三维景观设计、区域规划、空间数据更新、环境治理等。
三、主要任务
(一)市级基础测绘任务。确定规划目标及测绘成果新建、更新、补测、整合任务。合理调整各尺度基础测绘成果的结构和布局,制定各尺度地图测绘指标。安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工程测绘项目。
(二)市级建设项目。从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道路交通、市政管理、电子政务等主要方面设置建设项目。修测中心城建城区1:500地形地籍图100平方公里,补测中心城近郊区及工矿区1:2000地形图400平方公里,改造并提高市域坐标控制网及水准网的测量精度,建设GPS网、水准网成果库、全市1:10000地形图矢量数据库和全市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建立5-6个GPS实时差分服务站,用于GPS导航等社会性服务。
(三)县级基础测绘任务。根据城市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县级基础测绘总体规划与年度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建制镇的基础测绘,完成各建制镇D级GPS网及四等水准网任务预测、技术设计及组织实施工作,测绘、制作和更新各县区1:5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图及数字产品,建立和更新县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
四、测绘基准及更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