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农业科技发展成效明显。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各类农业科研项目183项,引进30多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技术,100多个优质农、林、畜、水产良种,良种普及率达100%。成立了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初步形成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长效运行模式。
(七)区域科技创业平台快速发展。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市、功能齐全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实现了创业平台的历史性跨越。全市建成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孵化器)6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3家,两家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科技创新能力和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还不强,企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十一五”期间,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科技事业整体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紧紧抓住“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这条主线,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全市科技发展重点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集成各类科技资源重点突破,提高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显示度。
2.明确导向,优化配置。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推进部门和不同科研主体间的合作,提高科技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3.强化创新,搞好结合。鼓励企业搞好国际国内的产学研结合,重点扶持有优势、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项目,鼓励油地校多方力量联合攻关、自主创新,增强科技实力和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4.以人为本,推动发展。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优化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基本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区域特色的比较完善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和发展环境,构筑科技自主创新平台,形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总体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得到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科技综合实力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国内同类城市先进行列;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有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