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
(东政办发〔2007〕16号 二OO七年五月十五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东营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营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关键时期。依据《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本规划。
一、“十五”科技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业与社会科技进步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实现了科技事业的整体快速发展,完成了预期目标。
(一)科技进步环境逐步优化。《东营市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东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等25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为科技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东营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二)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市、县区两级科技三项经费累计达到2.18亿元,人均科技三项经费31.82元,规模以上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54.5亿元,累计争取上级无偿资金6326万元。
(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4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01年的23.06亿元增长为2005年的226.25亿元,年均增长7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4.08%提高到2005年的13.53%,年均增长2.36个百分点。东营市被列为“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重点城市和“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城市”。
(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首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和发明奖。实施市及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71项,获得成果577项,奖励391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108项)。全市企业科研机构发展到291家,其中省级15家。专利申请量达5292件,万人专利拥有量居全省前列。
(五)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市各类科技服务组织发展到1200多家,各类科技协会、学会114家,从业人员3.1万人。全市共有专利服务机构5家,风险投资担保机构4家,科技咨询类机构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6家,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