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建委2007年城市建设计划的通知
(铜政办〔2007〕8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建委《2007年城市建设计划》转发给你们,请根据各自职责,积极做好征地拆迁等相关工作,努力为项目推进创造良好条件,确保各项计划顺利实施。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七年二月六日
2007年城市建设计划
(市建委 二○○七年二月)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为切实做好2007年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推动“十一五”规划的落实,结合城建工作实际,制订本计划。
一、2007年城市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老城区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大力促进新城区与老城区的和谐融合,促进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融合,促进城市居民与居住环境的融合。
二、编制依据
(一)《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二)《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铜政〔2006〕1号);
(三)《铜陵市“十一五”城市建设规划纲要(送审稿)》;
(四)《铜陵市车站新区详规及城市设计》、《铜陵市综合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
(五)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意见》。
三、建设计划概况
(一)城建投资规模。2007年城市建设计划投资26.03亿元。具体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6.03亿元,其中车站新区1.05亿元,占17.41%;环湖建设1.21亿元,占20.07%;老城区综合整治1.38亿元,占22.89%;市政公用设施2.39亿元,占39.63%。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0亿元。
(二)建设项目资金计划来源。2007年建设项目资金来源计划为银行贷款3.355亿元,占55.64%;市财政直接投资8380万元(未含开行配套资金),占13.9%;城市土地收益1.08亿元,占17.91%;市政公用企业自筹7590万元,占12.58%;房地产开发投资20亿元为企业自筹。
(三)主要建设规模。计划建设城市道路5条,建设道路总长为16.52km,总面积为75.56万㎡;城市支路改造14条,整治改造城市支路15.22km;整治安装20个社区照明路灯、安装路灯1700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9项,主要包括车站广场、天井湖西湖整治、城市苗木花卉基地、天井湖游园路网、植物园建设及完成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达标项目;市政公用工程9项,主要包括继续实施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实施城市居民生活天然气置换工程建设,加快公交总场站搬迁,推进城市排水、污水工程建设,增强城市公用事业保障能力。
(四)争取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列入争取开工项目5项,需建设资金1.71亿元。前期准备建设项目7项,项目建设规模23.6亿元,需前期经费700万元。争取开工项目和前期准备项目所需资金未列入2007年城市建设投资资金计划。争取开工项目视资金情况,争取开工建设。
四、主要建设目标
2007年城市建设目标主要包括车站新区等5个方面内容。
(一)车站新区建设。主要包括新建火车站站前广场,续建并竣工沿新大道(车站新区段),续建并建成天山大道。
(二)环湖建设。主要包括续建城东路拓宽改造工程、天井湖西湖整治工程、观湖广场(三期)工程、天井湖游园路网工程,天井湖公园环境整治工程等。
(三)老城区综合整治。主要包括完成石城大道整治、续建并竣工隆门路、整治城市支路和实施住宅小区亮化工程。
(四)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续建植物园、滨江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续建城市苗木花卉基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程;车站新区、开发区、循环园等区域供水管网建设,以及开工建设大通供水加压站工程;完成主城区城市居民天然气置换工程,实施天然气加气站建设工程;实施城市排水干渠改造工程,完成西湖污水处理厂厂外主管网建设等;完成公交总场站搬迁和东村停车场建设,继续推进公交进郊工程。
(五)房地产开发。大力推进车站新区的土地利用和环天井湖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加大房地产开发的宏观调控力度,加快城市住宅建设,缓解城市住房供应紧张局面。
五、主要保障措施
(一)坚持规划先行,促进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必需的基础性工作,努力做好城建各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建立有效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确保各项规划和设计顺利完成。根据“一城三区、一主两副”的城市布局,重点编制车站新区、环天井湖等区域城建项目库,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二)坚持规范程序,切实提高建设水平。一是加快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加强项目建设调查研究工作,抓好项目设计方案论证,切实提高设计水平;二是加强科学组织与协调工作,科学编制工程设计和建设方案,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加大征地拆迁力度,进一步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确保项目前期工作顺利进行;四是继续坚持项目建设的“四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认真履行项目建设程序,加强对工程进度重要节点的控制,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五是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现行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建设,努力创造更多优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