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职业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全市职业教育会议精神,以打造皖中南职教基地为契机,加快职教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整合职教资源。统筹全市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建成40个重点专业,其中省级或省级以上重点专业20个。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高中阶段在校生职普比达到1:1。到2010年,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年招生数达到7500人左右,在校生达20000人左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年招生数达到7000人左右,在校生达18600人左右;全市职业院校年培训人数达60000人次。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形成以公办学校为骨干和示范,公办、民办学校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高等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完成铜陵学院新校区建设,力争把铜陵学院办成综合性大学,使之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积极支持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不断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四)成人教育。进一步把铜陵电大办成开放式成人教育学院,为铜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适用的中、高级专门人才;加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发展力度,加强自学考试与其他成人教育的沟通,拓展全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服务范围。到2010年,初步形成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五)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和完善教师聘任制,积极推行中小学校长任期制和职级制,全面实行校长任职资格证书制度。深入实施城镇学校对口扶持农村薄弱学校、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工作,继续选派中小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到发达地区学校挂职学习;加快推进名校长、名师培训工作。到2010年,全市高中、初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5%、98%、100%,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达60%以上,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学历的达到75%以上;高中、初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和职高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完成率均达到100%。高质量地完成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对全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实施以新课改为核心内容的全员培训,平均年培训72学时,5年达360学时,确保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进入第三轮全员岗位培训;积极启动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培训工作,到2010年,高中校长和教师参加研究生进修人数比例达到20%。
(六)办学条件。“十一五”期间,继续增加教育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按照学校建设新标准的要求,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学设备、图书仪器、信息资料、体育场地等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加快中小学校舍和环境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规范实施中小学新增危房的监测、鉴定、改造工作,积极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工程,创设安全文明校园;大力提高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力争到2009年底基本完成农村及城市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