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向燕龙洋学习活动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燕龙洋同学是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2003级本科生。入校以来,燕龙洋思想进步,勤奋好学,热爱集体,乐于助人,深受老师和同学好评。2004年11月,燕龙洋被确诊患上了恶性“颞骨肿瘤”。在住院治疗期间,燕龙洋能积极配合,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心态与病魔做顽强的斗争。在只能用右耳听声,不能说话,无法进食,靠打点滴维持生命的情况下,坚持把每天的病情发展和感受写下来,供医学界作研究参考。在病势垂危之际,年仅23岁的燕龙洋说服了亲人和朋友,通过文字表达他最后的遗愿:“愿捐献能救人的一切器官”。2007年3月3日,燕龙洋用仅有的力气在《山东省遗体捐献登记表》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为山东省潍坊市做出此决定的第一人。3月15日夜,燕龙洋生命之花悄然凋谢。3月16日上午,山东省潍坊红十字会派人赶至寿光,摘除了燕龙洋的眼角膜。燕龙洋事迹感动鲁豫两地,被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人民网、新浪网、山东卫视、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网、《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南阳日报》、《潍坊日报》、潍坊电视台等全国、省、市多家主要媒体宣传报道。
燕龙洋同学用奉献博爱、淳朴善良的品德表现出一名当代大学生的高贵品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各高校要大力宣传燕龙洋同学的先进事迹,组织开展向燕龙洋同学学习的活动。
学习燕龙洋,就要学习燕龙洋热爱生活、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燕龙洋总是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勇于牺牲个人利益。作为一名身患绝症的大学生,能病吾病以及人之病,想到捐献所有器官去救助他人,并能在身体承受极其痛苦病痛折磨的情况下,坚持写下病重感受为医学界提供参考,在为治病已欠下高额债务的情况下,想到把社会捐款送给敬老院和学校的贫困生。寿光市委一名干部敬佩地说:“在重病中还能想到别人,这种行为体现了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燕龙洋符合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优秀青年的标准。”
学习燕龙洋,就要学习燕龙洋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优秀品质。燕龙洋总是用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感染认识他的每个人。无论是在校读书还是在重病期间,都改变不了燕龙洋勤劳俭朴、诚实守信、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大一暑假燕龙洋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就到建筑工地打工,帮助别人推销化妆品。每天燕龙洋都是全宿舍起得最早的,当同学们起床的时候,燕龙洋已经打扫完了宿舍,并为大家打好了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