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根据2006年河南教育统计数据
本科高校名额21个,计算方式:学校教授数×21个/ 2620名(全省教授数)后四舍五入。
河南省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高职高专)候选人名额分配方案
┌──┬─────────────────┬─────────┬──────────┐
│序号│ 学校 │ 2006年度高职高专 │ 候选人名额 │
│ │ │ 院校专任教师数 │ │
├──┼─────────────────┼─────────┼──────────┤
│ 1 │焦作大学 │ 602 │ 1 │
├──┼─────────────────┼─────────┼──────────┤
│ 2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 │ 585 │ 1 │
├──┼─────────────────┼─────────┼──────────┤
│ 3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576 │ 1 │
├──┼─────────────────┼─────────┼──────────┤
│ 4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 574 │ 1 │
├──┼─────────────────┼─────────┼──────────┤
│ 5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 550 │ 1 │
├──┼─────────────────┼─────────┼──────────┤
│ 6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546 │ 1 │
├──┼─────────────────┼─────────┼──────────┤
│ 7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 532 │ 1 │
├──┼─────────────────┼─────────┼──────────┤
│ 8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505 │ 1 │
├──┼─────────────────┼─────────┼──────────┤
│ 9 │中州大学 │ 500 │ 1 │
├──┼─────────────────┼─────────┼──────────┤
│ 10 │郑州科技职业学院 │ 500 │ 1 │
├──┼─────────────────┼─────────┼──────────┤
│ 11 │郑州华信职业技术学院 │ 499 │ 1 │
├──┼─────────────────┼─────────┼──────────┤
│ 12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 493 │ 1 │
├──┼─────────────────┼─────────┼──────────┤
│ 13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489 │ 1 │
├──┼─────────────────┼─────────┼──────────┤
│ 14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487 │ 1 │
├──┼─────────────────┼─────────┼──────────┤
│ 15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 482 │ 1 │
├──┼─────────────────┼─────────┼──────────┤
│ │ 总计 │ │ 15 │
└──┴─────────────────┴─────────┴──────────┘
注:根据2006年河南教育统计数据
高职高专院校名额15个,分配方案:专任教师数480人以上的院校
附件2
河南省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评选指标体系(本科部分)
┌────────┬──┬──────────────────────────────┐
│ 评选项目 │分值│ 评选内容 │
│ │ │ │
│ │ │ │
├────────┼──┼──────────────────────────────┤
│1.教师风范 │ 10 │政治立场坚定,师德高尚;事业心强,富有创新协作精神;治学严谨│
│ │ │,教风端正,诚信育人,为人师表。 │
├───┬────┼──┼──────────────────────────────┤
│2. │ 授课 │ 10 │长期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坚持讲授基础课程。 │
│授课情│ 情况 │ │ │
│况与教├────┼──┼──────────────────────────────┤
│学水平│教育思想│ 5 │教育思想先进,符合时代要求;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条理性强,符合│
│ │与教学内│ │认知规律;能及时把国内外教改成果以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
│ │容 │ │,教学内容能与国内同类课程媲美,信息量大;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
│ │ │ │际,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
│ ├────┼──┼──────────────────────────────┤
│ │教学艺术│ 5 │因材施教,方法灵活;课程讲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
│ │与方法 │ │极思维和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给学生以深刻的创新熏陶;积极开展│
│ │ │ │教学法研究与应用,科学、合理、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效果好,│
│ │ │ │有自己研制的多媒体课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文授课部分使│
│ │ │ │用普通话。 │
│ ├────┼──┼──────────────────────────────┤
│ │ 教学 │ 10 │主持过重大教改项目,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 │ 成就 │ │,做出重要贡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发表多篇高质量的教改教研│
│ │ │ │论文或出版具一定影响的教改教研专著。 │
│ ├────┼──┼──────────────────────────────┤
│ │ 教材 │ 5 │自编、主编高水平、有特色、版本新的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
│ │ 建设 │ │ │
│ ├────┼──┼──────────────────────────────┤
│ │ 教学 │ 10 │教学效果好,主讲课程在全省同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形成独特而有效│
│ │ 效果 │ │的教学风格,在省内起到示范作用;学生评价优秀。 │
├───┴────┼──┼──────────────────────────────┤
│3.教学梯队建设 │ 10 │自觉指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重视教学队伍建设,│
│与贡献 │ │作为课程主持人或主讲教师对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形成本校该│
│ │ │领域教学的历史地位做出重要贡献。 │
├───┬────┼──┼──────────────────────────────┤
│4.科 │ 学术 │ 10 │学术造诣高,在同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
│学研究│ 地位 │ │ │
│与学术├────┼──┼──────────────────────────────┤
│水平 │ 科研 │ 10 │主持或承担多项高级别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多,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 │ 能力 │ │特殊学科的,酌情考虑)。 │
│ ├────┼──┼──────────────────────────────┤
│ │ 学术 │ 10 │出版多部科研专著或发表多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的学术意│
│ │ 成就 │ │义或社会经济效益大。 │
├───┴────┼──┼──────────────────────────────┤
│5外语水平 │ 5 │有用外语发表的学术论文,外语交流能力强,能使用外语讲授课程知│
│ │ │识要点(特殊学科的,酌情考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