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建立企业自律机制。
1、完善内控管理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要加强内控管理,规范经营运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投资决策、财务管理、采购营销、劳动人事、审计监督等制度,在相关制度中增加自律条款,形成内控管理机制。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合)资企业要着重抓好:通过认真学习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使其符合国内外市场商业运行规则;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生产经营的基本准则,在实施区域性商业策略的过程中制止垄断行为;要创新销售模式,修改细化约束分销商的条款,切断商业贿赂通道,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监管约束。
民(私)营企业要着重抓好:经营者守法、廉洁经营的自律制度;明确划分岗位职责权限,用制度约束和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建立企业人员礼金、礼品和回扣上交登记制度;要建立合法合理的内部激励机制,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为参与公平的市场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个体工商户要着重抓好:通过建立自学和培训等各种有效渠道,不断学习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素质,正确把握正常商业交往与商业贿赂的界限。建立与职工定期沟通的制度,听取职工群众有关经营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依法合规经营守则。
2、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工会组织、职代会和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建立一套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内外透明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发挥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监督职能,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与正确性、企业财务收支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组织职工群众自觉对企业在产品销售、物资采购、资金管理等重要环节上的群控群监行为。要通过职工意见箱、墙报、举报电话、厂长(经理)接待日、职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厂务公开的水平,接受职工监督,防止不按厂务公开工作要求,搞半公开、虚假公开或以商业秘密等理由隐匿应当公开的信息,从而滋生不正当交易和商业贿赂的行为。推行违规违法检举奖励制度,提高员工揭发违规违法问题的积极性,使不正当交易和商业贿赂行为无藏身之地。
3、完善诚信经营机制。要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大力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治理商业贿赂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行业规章制度,加强纪律、职业道德和商业道德教育,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条件具备的企业要建立反商业贿赂承诺制度,向社会公开反对商业贿赂承诺书,接受社会监督。将守法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制定企业诚信经营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明确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