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扶贫办关于肇庆市农村“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的通知


  但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原因,目前我市部分区域的贫困状况仍然令人忧虑,扶贫工作面临以下新形势:一是从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目前,我市大面积的绝对贫困已基本解决,贫困状况已由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扶贫工作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转向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并重的阶段。据统计,目前,我市还有年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2.9万户、13万多人,贫困人口占全市农业人口的4.4%。二是收入差距拉大。2000年,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2.54,到2005年扩大到1:3.04。三是贫困人口重心下移,地域集中。目前,我市贫困人口基本上集中在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恶劣的山区、石灰岩地区、水库移民区和革命老区,这些地区普遍存在住房难、看病难、读书难、行路难、饮水难问题,部分农民还没有稳定脱贫或容易因病因灾返贫,基本生活和健康卫生条件仍得不到保障,我市的扶贫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二、“十一五”时期我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我市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安康新肇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整合资源,综合推进”的思路,以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为切入点,突出解决山区、贫困地区“一保五难”问题,着力改善贫困村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山区产业结构,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康步伐,推进山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奋斗目标

  1、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和住房难、上学难、饮水难、行路难、就医难问题。在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基础上,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卫生不达标问题;全市农村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困难农民全部享有社会基本保障;全面完成农村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任务,全市1.1万户贫困农户住上安全、卫生、实用的房子;面上水库移民生产、生活设施遗留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完成边远分散老区村庄搬迁安置工作;镇通行政村公路实现硬底化;农村薄弱卫生院改造基本完成,全市85%以上农村居民参加合作医疗;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基本完成,从2006年秋季开始,全市农村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