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印发《北部新区经开园200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失效]


  3.依法管理,科学防治。

  二、地质灾害排查情况

  经调查统计,经开园辖区内现有地质灾害危险点19个,涉及13个社、78户260人,其中鸳鸯街道危险点1个,涉及1个社、2户2人;翠云街道危险点3个,涉及2个社、5户18人;礼嘉镇危险点15个,涉及10个社、71户240人。(详情见附表)

  三、地质灾害预测及防治对策措施

  (一)地质灾害预测

  1.诱发因素预测

  当前经开园处于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切坡、加载等人类工程活动增强,加大了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在相对高差大且上陡下缓的斜坡地带,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同时农村地区在建房时基本未考虑周边地质环境条件,普遍存在选址不当、缺乏完善的排水设施、对斜边坡进行不合理开挖与加载等问题。通过分析研究经开园地质条件及2006年经开园地质灾害发生特点,2007年经开园地质灾害的发生,特别是农村地质灾害的发生将较为频繁,而其诱发因素将以降雨为主,其次为人类工程活动。

  2.重点防范期预测

  经开园内地质灾害的发生受降雨的影响十分明显,汛期降雨时间较长,当伴随多次连续大暴雨时,各类地质灾害尤其是滑坡、危岩(崩塌)等将明显增多,且有较强的同发性和滞后性。因此,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每年汛期(5-10月)。制约和控制区内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客观因素是暴雨的频率和强度。因此,经开园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应为每年汛期(5-10月)。

  由于近年来园区内因不合理工程活动所诱发的地质灾害有日趋严重之势,因此各类对地质环境破坏强烈的工程建设项目均应将整个施工期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需特别注意的是,地质灾害不完全由降雨所诱发,具有不确定性,有时在无雨期也可能发生危岩崩塌及人类工程活动所诱发的地质灾害,因此在2007年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在非汛期同样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3.重点防范区预测。根据《重庆市经开区建设总体规划阶段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2003)中地质灾害分区及分区特点,结合2005年至2006年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及2006年度降雨及各地区人类工程活动特点,预计2007可能发生较大地质灾害需重点防范的区域与2006年地质灾害危险源分布区域相同,具体如下:

  (1)地质灾害危险区: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