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面推进企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鼓励和支持我市装备制造企业注重资本运作,以资产为纽带,整合区域内资源,实现市场网络、产品研发、生产设备、自有资金等资源共享,避免新的重复建设;鼓励国内各种所有制资本参与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积极支持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建立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促进生产企业与重庆大学、重庆邮院等科研院所联姻,生产企业与用户单位联盟,特别是大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形成战略联盟、技术开发联盟、销售服务联盟、供应体系联盟等,通过形成联盟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形成特色鲜明、规模优势明显和配套协作科学合理的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和制造体系,切实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打破传统观念和管理体制束缚,在政府引 导和市场导向双重作用下,培育一批集系统设计、系 统集成、工程总包和全程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公司, 参与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成套能力。
(三)大力发展和应用先进技术,加快我市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发展步伐。重点构建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为装备制造业的改造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一是以系统设计技术、控制技术与关键总成技术为重点,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提高企业具有原创性的产品研发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鼓励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中心,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新技术的引进转化:中小企业要通过与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合作,逐步建立自己的创新研发机构,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三是组建重庆市装备制造工程技术中心,整合我市相关研发人才资源,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并紧跟国际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动态,突出抓好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形成工程技术开发、中试、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的装备制造研发平台,全面推进我市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发展步伐。四是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应用。采用先进适用的制造工艺和装备,改造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禁止新建和改造工程项目进口高能耗、高污染的设备。
(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一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结合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打好直辖牌和库区牌,建立装备制造业发展项目库。二是通过媒体、展览、论坛、技术交流等形式,宣传我市在国内市场具有明显优势的装备制造产业和产品,特别要大力宣传重点研发的新产品,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氛围。三是组建重庆市现代装备制造业招商服务中心,加强各类招商项目的整合和协调,为中外投资创业者提供项目咨询服务,使之成为供需双方沟通、交流、合作的桥梁。四是组建重庆市现代装备制造业服务网,及时掌握国内外装备制造工业发展情况、有关政策和产业导向等信息,引导广大中小投资者积极参与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使之发挥服务平台和供需窗口的作用。五是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进一步拓展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市场。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