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县(区)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
1.预算共编。上年末,由县(区)财政部门根据有关政策,结合乡(镇)财力实际,提出乡(镇)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意见,乡(镇)政府根据县(区)财政具体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经县(区)财政审核,报乡(镇)人代会批准。年度预算执行中,乡(镇)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需要报县(区)财政审核,调整数额较大的还要向县(区)政府报告。
2.账户统设。取消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由县(区)财政乡镇财务管理机构代理乡(镇)财政总会计账务,核算乡(镇)各项会计业务。相应取消乡(镇)财政在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所有账户,由县(区)财政乡镇财务管理机构在各乡(镇)金融机构统一开设县(区)财政专户的分账户。分账户设“收入待解户”、“工资专户”、“支出专户"和“村级资金专户”四类。乡(镇)预算外收入和其他收入先缴入“收入待解户”,“收入待解户”只收不支。“工资专户"专门用于乡(镇)人员工资和民政定补人员补助发放。“支出专户"核算乡(镇)工资以外的其他支出。“村级资金专户”专门用于办理村级财政性资金支出。“工资专户”、“支出专户”和“村级资金专户”只支不收。
3.集中收付。乡(镇)的预算外资金和其他收入就地缴入“收入待解户”,定期划入县(区)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预算内资金就地缴入县(区)、乡(镇)国库,由县(区)财政乡镇财务管理机构根据乡(镇)收入类别和科目,分别进行核算。对工资性支出,根据年度预算,每月从县(区)、乡(镇)国库或预算外资金专户拨入“工资专户”,委托银行统一发放。乡(镇)事业单位的公务费支出,根据年度预算,乡(镇)财政所提出用款计划,经乡(镇)领导签批后,报县(区)财政乡镇财务管理机构,县(区)财政乡镇财务管理机构根据年度预算,从县(区)、乡(镇)国库或预算外资金专户拨付到“支出专户”,由乡(镇)按规定使用,并将支出结果报县(区)财政乡镇财务管理机构核算。对乡(镇)公务费支出安排一定的备用金。属于村级的收入和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由村提出年度用款计划,经乡(镇)审核后报县(区)财政乡镇财务管理机构,县(区)财政乡镇财务管理机构根据预算和收入情况从乡(镇)国库或预算外资金专户拨付到“村级资金专户”,资金使用由乡(镇)负责监督,确保村级资金专款专用。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尊重村民监督财务的权利,村级财务定期公开,方便群众了解、监督。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