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结合实际,开展其他专项整治
国土、建设、农业、商务、文化、工商、质监、旅游、烟草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和市场出现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建材、汽车配件、成品油、烟草、烟机及零配件、酒类、化妆品等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遏制制售非法拼装车、“地条钢”、“黑心棉”等违法犯罪行为反弹的势头。要继续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 农药、兽药、饲料及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渔机渔具和向农村售卖假冒伪劣消费品等坑农害农行为。继续整顿土地、文化、建筑、房地产、旅游市场和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规范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的市场竞争行为。加大金融领域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发行股票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等非法集资融资行为,整治非法境外期货和变相期货。打击网络炒汇、无真实性贸易背景资金流入等外汇领域欺诈行为,查处非法买卖外汇和收结汇项下违规行为。惩治虚开和接受虚开增值税发票、做假账、账外经营等偷逃骗税违法行为。
坚决打击走私文物和进出口货运渠道价格瞒骗以及加工贸易、减免税货物进口中的各类走私活动。打击地下黑血点、黑血站,规范采供血行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和原料血浆的质量安全。开展化肥价格、涉农收费、涉企收费、教育收费、医药价格、电力价格的专项检查。
五、继续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完善行政执法体制
完善执法衔接机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线索通报、案件交接、联合办案、法律监督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细化信息反馈、证据保全、案件移送等工作程序,提高衔接制度的法律效力。依托现有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结合重点工作,建立联接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行政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行政执法案件管理信息系统,规范案件查处、移送、立案、侦破、起诉等行为,增强衔接的透明度,落实衔接责任,保障有效监督,规范行政执法工作。
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食品安全、保护知识产权和市场监管的其他领域探索综合行政执法的路子,推动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部门执法协同,逐步形成跨地区、跨部门的执法联防机制,提高执法效能和监管效率,逐步实现对市场经济活动的综合监管。
六、加强诚信建设,提高经济领域诚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