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加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基础建设和提高供养服务水平为重点,分层次、分类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建设、管理、维护相配套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权益,为构建和谐陕西作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第一,依法管理、规范建设的原则。按照《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参照《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等法规文件的规定,在选址布局、建筑设计、设施设备等方面,统一项目管理、统一技术标准,认真组织实施,加强工程管理,保证机构建设的合理化、标准化、规范化。
第二,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立足当地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数量、年龄结构及其变动情况,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兼顾需求和可行性,合理整合乡村闲置资源,坚持改建、扩建、新建并举,充分发挥建设资金的最大效益。
第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有重点、分步骤组织实施。既要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又要着眼于建立保障机构运转的长效机制;既要满足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需求,又要逐步服务当地农村特殊困难群体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
第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全省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增加对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的投入。要增加福利彩票公益金的投入,重点用在支持县、乡政府兴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立政府扶持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和发展的长效机制。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捐助或兴办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模式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发展目标和任务